今天,小编来写一篇,关于安徽省“徽州”被改名“黄山”的败笔,文章有点儿长,喜欢的友友,敬请耐心读完。安徽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多元文化圈组成,如今,丢掉了最重要的徽州文化为哪般?
我们翻开古书,亦或是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是发现古代的许多地名都非常好听,比如长安、金陵、汴梁和兰陵等等,但是这些地名现在却很少听到了。原因也很简单,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很多地名不可能完全保留下来,在时间的消磨之中,难免有很多地名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
改名最失败的城市,黄山市当仁不让、名列前茅!黄山市自北宋末称为徽州以来,徽州之名一直延续了约800年,直到1988年改名为黄山市。本来徽州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其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大部分的古九州(古九州现在也只有徐州、扬州有一定的知名度)。
新安晚报 2021年10月18日至21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为学术指导,黄山市委市政府、安徽大学、安徽省社科联承办,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市社科联、黄山学院协办的第二届徽学学术大会将在黄山市举行。
老覃在去年7月份写过《鲁迅有骂过郭沫若是狗吗?你对郭沫若了解有多少?请别再瞎起哄了》一文,文中提到,这些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味批判和嘲弄郭沫若,说郭沫若是个草包、软骨头,专干掘皇陵、毁古迹的坏事,甚至还编了一个段子,说鲁迅和郭沫若互怼,鲁迅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之句。
提到徽州,几乎所有人都能脱口而出汤显祖那句诗,我就不写出来了,反正大家都知道。不过我更喜欢诗仙李白的“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和如此?”和宋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赵师秀的“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