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人类来说,感受是统一的吗?答案是不一定。2007年,日本动画电影《秒速5厘米》上映,这部电影名称的来源,是樱花掉落的速度为每秒5厘米,并以此引发一连串人间的相遇、分离与深思。人类会用樱花下落的速度去衡量人心,也有人会用不同的时间长短,重新衡量人生的长度。
1月14日,由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宣传部、首都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Together!Share!Future!‘Z世代’走进冬奥体验派暨人文交流对话会”活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举行,多彩的文化体育体验交流活动让各国青年感受到了北京冬奥日益临近的脚步声、脉搏声。
不知道大家无聊的时候有没有做过一件事,那就是把手指打在手腕上,在心中数一数一分钟能跳多少下。可能有的人会说,身边没有工具测量,而到医院或药房测量又太麻烦了,其实没那么麻烦,就像文章开头说的,自己就能数出来脉搏一分钟跳多少次,它和心跳是一致的,知道了脉搏就是知道了心率。
过去60年来,世界地震学家一直在对“地球脉动”进行追踪和研究,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1961年6月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杰克·奥利弗在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通过纸质记录仪,第一次记载下了“地球脉动”,每26秒跳动一次。1980年,美国地质学家使用地震仪,初步确定“地球脉动”源头在南大西洋或赤道附近某个地方。北半球的夏季,“地球脉动”微震强度会有所增加。同一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加里·霍尔科姆称,在暴风雨中,“地球脉动”幅度会加强。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陈济朋、傅云威,参与记者:陈瑶、包雪琳、张云飞、刘瑜茜、郑金发、邹乐、章建华)在地图上跨越国界的广阔区域里,连上铁路,放置海港码头,添加城市和人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之初,许多人惊叹于其地理跨度之大、建设时间之长:“一带一路”贯通亚欧,一旦落
地球正在有节律地脉动,每26秒一次,这是科学家在1960年代初发现的。然而60年过去了,虽然经过很多科学家的努力,已经将引发脉动的地方定位到很小的区域——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邦尼湾,引发脉动的原因依然扑朔迷离,没有确切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