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卓长仁和高东萍,或许做梦都没有想到,成了台湾政府的阶下囚,成了低保户。当初他们为了心中的“自由”,劫机跑到了台湾,以为可以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劫机为了“自由”1983年的5月5日,当沈阳飞往上海的296航班起飞不久后,在机舱内就响起了枪声。
1983年5月5日,6名不法分子劫持了中国民航客机296号,史称“中国劫机第一案”。这次的劫机事件牵扯到“盗抢、投毒、私奔、枪击和绑票”等种种恶行,涉及中、韩、日3个国家,让105名乘客担惊受怕,2名乘客在与歹徒争执过程中受枪伤。
1983年5月5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在沈阳飞往上海的万米高空,民航296号客机按照既定航线,平稳的飞行。车上的乘客大部分是国人,悠闲的看着,窗外渤海上万米,高空的景色。谁也没有料到,半小时之后,在这架客机上,爆发了惊天的一幕。
1983年5月5日,卓长仁伙同姜洪军、安建伟、王彦大、吴云飞、高东萍劫持了从沈阳飞往上海的中国民航B-296号三叉戟飞机,且以暴力威胁机长将飞机降落到韩国春川机场。飞机上共有105人,其中机组人员9人,乘客中有3名日本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赢得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较量。在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中国和韩国的关系十分冷淡,官方和民间都没有什么交流,直到美日先后与中国建交,韩国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危机,试图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在此时,一次劫机案的发生让整个事情发生了转变。
卓长仁出生于1948年,辽宁省沈阳市人,毕业于沈阳航空工业学校,这所学校后来改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卓长仁曾经参加过驾驶飞机的训练,毕业之后分配到沈阳某机电设备公司上班,任职统配产品科汽车计划员,负责材料物资的采购工作,随后又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生了小孩,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1983年5月5日,卓长仁与5名同伙陆续登上了沈阳飞往上海的296号航班,待飞机起飞之后,卓长仁与5名同伙开始向驾驶舱冲去,而飞机驾驶室里的机长意识到这些人想要劫机,便将驾驶舱门给锁上了,还与身旁的驾驶人员准备好了木棒,扳手等工具准备与以卓长仁为首的劫机犯展开殊死搏斗。
1983年,在中国发生了第一起劫机案件——卓长仁劫机案。1983年,卓长仁犯下了中国第一起劫机事件,要知道,劫持飞机的想法可不是一般人会做的,再者,要在飞机上成功完成一次劫持,也是相当困难的,那么卓长仁是因何产生了劫机的想法,又是如何成功的劫持飞机并抵达南朝鲜的呢?
参考资料:求实出版社,《建国后二十桩重大反XX案件纪实》P54~P74页此事牵扯面广,因此本厂长将分几段细细叙述——中国民航标志中国民航的三叉戟2E客机1983年5月5日10时47分,一架隶属于中国民航沈阳管理局第十飞行大队的英制霍克·西德利“三叉戟2E”型客机从沈阳东塔机场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