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类学家们通过对世界各地现存的175种狩猎和采集民族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后,还发现,尽管这些人类社会的“活化石”所处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如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土著,或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或栖息在南北美洲的山地,或处于印度洋群岛的热带丛林,或栖息于南亚次大陆的高原,生态自然环境迥异而社会组织却十分相似,即一般以“群”为单位活动,每“群”约为20余人至200余人不等,大部分均在50人以下,“群”之下有家庭。
在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最先都是以母系氏族结成亲族体系的,女性在氏族中居于主导地位,每个母系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成年的女性会根据自己的生母,一代一代成为氏族班辈世系的主体,成年男子会分散到其他氏族去寻求配偶。
在漫长人类两性进化中,由母系社会过渡为父系社会,由群居的多夫多妻、母系的多夫一妻、父系的一夫多妻,到现在追求绝对平等的一夫一妻,再到未来可能的无夫无妻—个人即家庭。在夫妻关系中,“外貌”协会会员人人都是,爱美之心也人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