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离不开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消耗水资源。农业需要水,工业同样需要水。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消耗是每天都在进行的。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能利用的水资源,总共就占地球水量的百分之一。而不能利用的绝大部分,都汇聚在海洋中。缺少水资源的我们,怎么会不把目光放到海水上呢?
爱东营讯近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巡查设备运行情况。该项目是以膜法生产除盐水国内最大的项目,采用四级预处理+反渗透+EDI电渗析工艺,使整个海水淡化效率提升了10%。
11月末,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二期正式通过综合竣工验收。二期运行后,青岛的海水淡化能力将突破30万立方米/日。图为百发二期车间外景。工人正在清洗预过滤器。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便是在一些沿海城市,也同样面临缺水难题,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意义重大。
专家建议将渤海的水引入新疆,这项超级工程到底靠不靠谱?引渤入疆主要就是将东部渤海之水引入新疆,试图通过大量的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以及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改变新疆缺水的困境。
舟山有2085个岛屿,岛岛间隔,大部分降雨量直接流入大海,而且没有过境客水。缺水问题困扰着海岛居民,也制约着海岛发展。如今,海水淡化已成为舟山大多数缺水岛屿新增水源的重要途径。在舟山第三大岛——六横岛上,10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一期、二期已建成,可日产5万吨淡水。
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之称的辽宁正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一场“智”变正在辽沈大地悄然上演。沈阳海尔冰箱智能工厂一栋占地7.8万平方米的厂房里,智能运送设备在地上和空中来回穿梭,生产线上尽是忙碌的机械手,每10秒就能下线一台冰箱。
来源:【人民日报】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近年来,我国海水利用规模加速增长,自然资源部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30万吨/日,比2022年增加16.60万吨/日。
水资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如今水资源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或将成为稀缺资源,这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也是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近年来,山东注重经略海洋、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9万亿元,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