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矿务局这个称呼,可能南方的朋友们都比较陌生,但是北方的老百姓们一直都很熟悉,这是各地很多国企的前身,因为最开始本身没有太多的大型国企,都是一些资源型企业,大部分就都叫矿务局,后面陆续在发展过程中改为了国有企业,以企业或者集团的形式存在。
创作不易、边挖煤边偷偷写……点个关注哈! 前言:要说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县城啥样子的工作最体面、无非就是:煤矿工人和体制内的公务员。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虽然不高,但是福利待遇不差,而且有很好的前途。最重要的是,在小县城工作,有一定的权利和资源自然而然过得“如鱼得水”。
晋城,作为煤铁之乡,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也是凭借着煤炭“发家”的一座城市,但是早已经摆脱了“一煤独大”的情况。现如今,晋城打造出了以光机电产业为体系的上下游企业,并且以此孵化出了很多光机电领域的企业,真正在转型升级发展过程当中做了较大改变。
人间作者:刘一玉(企业政策分析师,现居山西太原)211大学毕业的女生,来到煤矿工作后的所见所闻。她用自己的视角,记录下煤矿的风土人情,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情况。与煤矿的初次相识在火车过道里挤了五个半小时,转乘一个小时的县乡公交后,我终于到了工作单位的大门口。
网站上有个很热的讨论:“两万的私企和九千的国企选哪个?”我的答案是:不要进国企,去私企。第一个原因,就是钱。工作超过五年的私企员工都知道,你刚开始拿到的是你的起点。五年前拿两万,现在大概率晋升一次或者跳槽最少一次,薪资最少涨到三万多。
老一辈人,都觉得国企稳定,旱涝保收,觉得国企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真的是这样吗?刚刚毕业的我,进入公司,当了一个巡检工人,满以为在企业里,能学到很多知识,能让自己得到锻炼,但入职后发现,我的主要工作居然不是巡检和维修,是用一把镰刀,在太阳底下割草,其次的工作是打扫卫生,再就是铲地,挖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