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1920年,也就是在张爱玲出生的前二十年,冰心就已经出名了。冰心的成名文章,被发表在权威杂志《晨报副刊》和《小说月报》上。又过了二十年,张爱玲的成名作《第一炉香》,才能发表在地摊杂志《紫罗兰》上。
但冰心和梁实秋之间,生前都曾发表过悼念对方的文章,这可谓千古一绝了。这与不久前,梁实秋在《创造周报》第十二期写过一篇评冰心小诗《繁星》和《春水》的评论《繁星与春水》,很保守的批评“那些小诗里理智多于情感,作者不是一个热情奔放的诗人,只是泰戈尔小诗影响下的一个冷隽的说理者。”
孝道精神源远流长,在各类古书典籍中都能够看到“孝”的出现,古人也非常重视对长辈的孝心。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皇帝以孝治天下,平民百姓则以孝为人之根本。照理来说,晚辈应该对长辈尽孝心,并且中国传统文化教导我们要懂礼,古人对礼的解释也非常详细。对待外人要有礼,尤其是对长辈,古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教师,国民政府妇女指导委员会文化事业组组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人民文学编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会长。
邓颖超曾对冰心说:“总理年轻时就喜欢你的《寄小读者》。我是20年代在北京当小学教师时读的。”在周恩来逝世一周年之际,冰心“笔与泪俱”地写下了悼念文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回忆了自己与周恩来交往的几段往事:“我的排山倒海而来的关于周总理的回忆,即使千管齐下,也写不尽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总理为党、为国、为人民所做出的一切巨大的贡献。
1978年11月18日刊发记者周金益的报道《为了祖国的未来——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纪实》,其中写道,冰心在书面发言中,建议“图书馆或少年宫向国外订购一些外文儿童读物,特别是关于科技的”,因为“国外有些儿童读物教材比较广泛,图画也很活泼”。
老覃昨天写了《林徽因为何触动了众怒?先后被冰心、鲁迅、钱钟书等人写文痛骂》一文,文中提到,冰心对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非常看不惯,曾在1931年写了一首题为《我劝你》的新诗发表在丁玲主编的《北斗》上,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诫了林徽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