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手脚冰凉,找中医搭脉,医生说我是“气血不足”。你说人气血没了是贫血吗?回答:贫血是西医上的概念,气血是中医上的观念,不能简单将二者画等号,气血虚弱可能会贫血,但贫血并不等于气血不足,二者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件事。
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疾病之一,大众知晓度高,却常常是达到了中度、重度,甚至是极重度才被重视。8月18日是中国贫血日,为提升市民对贫血的科普认知,提高贫血相关疾病的规范诊疗意识,活动当日重庆松山医院血液科门诊免挂号费。下面跟着重庆松山医院血液科一起来了解一下贫血的相关知识。
经常有患者咨询,中医诊断为“血虚”证,但西医血常规检查结果,却不一定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这种现象是否矛盾,“血虚”和“贫血”究竟有什么区别,如何治疗干预。
#01为什么调养气血对女性来说特别重要?在女性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其实跟男性的差别是很大的,女性会有月经、妊娠、分娩,产后哺乳这四个特殊的阶段,这个四个阶段在妇科教科书里面就称为经、孕、产、乳,这四个阶段都会耗损女性的气血。因此调养气血对女性来说特别重要。
贫血是一种指标异常,当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就算是贫血。而血虚是中医的一种全身性的证候,为脏腑精气受损,导致各部分失养,出现各类功能低下的症状,包括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指甲颜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手脚发麻,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经期推迟或闭经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