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四年后调查发现,新生儿乙肝慢性感染率下降到0.96%,在之后20年里,我国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让至少8千万儿童免于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不到2000万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不过当年接种乙肝疫苗的这批孩子们,等成年后去体检,却有很多发现没有乙肝抗体,这是怎么一回事?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可降低继发性肝硬化和肝癌的患病率。但是,有些人接种疫苗后,发现自己体内没有抗体。这是怎么回事?需要重新打疫苗吗?今天,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张郴华带大家解一下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措施。
也有研究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20年,因此,只要曾经有过抗体接种:1、新生儿:宝宝出生24h内,医院会给予接种1针乙肝疫苗,并在第1、6个月,社区医院再次接种疫苗,三针均免费。
编者按: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为进一步提升全民防治意识,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疗现有患者,尽早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陕西省疾控局联合西部网推出系列科普报道。
3月18日是第22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