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说:“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大部分文人、学者都以这句话为根据,断定《周易》不是《易经》,但《易经》包含周易。《易经》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远古时期伏羲氏作先天八卦是《易经》之始,神农作《连山易》,黄帝作《归藏易》,但这两本书已经失传,没有文献留世。
诚然,佛学与《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能看尽人生百态,给人以智慧。要知道佛学和《易经》并不好驾驭,学习的门槛很高,也不是人人钻研它后就能“得道”的。大师级人物南怀瑾也曾告诫年轻人,不要去深入钻研佛学与《易经》。如“精神鸦片”般的佛学。
南怀瑾老先生生前曾经提出过一个忠告,那就是建议没有上等智慧的人,不要学习易经和佛教,原因是,智慧中下的人,容易进得去,出不来,反而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本来可以拿这些时间去做更实际和有意义的事情,最终让自己贻误终生。
沉迷物质,耽溺享乐,这样的人,没有幸福可言。你现在有张椅子坐,手中有本《维摩诘经》,不管它是二是不二,就把心一放,哪管你是讲佛经也好,歌星唱歌也好,安于现实马上就舒服了,这一下就是福,就在一念之间,这就是不二...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儒、道等各家共同的经典。古往今来,易经吸引了无数能人异士。“如果想要把事业做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要去读一读《易经》。
每当有朋友问我《易经》好不好学时,我都会老实说这本书很难学。不是说这本书读不懂,而是越读越觉得自己的认知被颠覆,甚至容易迷失在里面。不少人一开始对《易经》非常感兴趣,可读着读着就放弃了,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太深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