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刘毅摄影记者 刘博“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这是黄旭华当选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2月7日,在武汉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几位黄旭华的老同事追忆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的黄旭华院士走了隐姓埋名、默默耕耘30年“人间蒸发”将满腔热血和智慧付诸中国核潜艇事业黄旭华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如果一切重来,我的选择也不会变!”告别黄老致敬国之脊梁!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
黄旭华生前照片 光明日报记者 刘宇航摄/光明图片【追思】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 锐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中新网武汉2月8日电 题:老同事忆黄旭华:事业是一生追求与永不后悔的目标记者 武一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您见过最长的"出差"是多久?一个月?一年?有位广东小伙儿刚结婚就被调走,这一走就是三十年,他就是黄旭华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正文:1958年,一份北京密令彻底改变了黄旭华的人生轨迹。当神秘领导将调令递到他手中时,这位刚满三十岁的工程师攥着纸页的指尖微微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