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阁制作精美。东屿蜈蚣阁进香活动举行。(本组图/海沧区 提供)搭架、装饰、制作龙头龙尾、校棚……近日,在海沧区文化馆的教室里,“90后”蜈蚣阁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佳元,正在为20组亲子家庭讲解蜈蚣阁制作流程和戏服知识,随后,他带着孩子们一起体验蜈蚣阁纸艺制作、戏服装扮。
在海沧区海沧街道锦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的广场上,少年们挥舞着红旗,欢快地奔跑、歌唱。近年来,这股好家风润泽锦里,携着温度与力量,推进锦里村有效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带领村民朝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日益实现锦里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报讯 (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 通讯员 林晓蕾)23日,地处厦门市海沧区锦里村的林氏大宗祠“馨德堂”举行落成仪式,来自海峡两岸的近万名林氏宗亲会聚一堂,共同祭拜先祖。 海沧锦里是林氏聚居的古村。目前,在台湾的锦里林氏后人已有近5万人。
历史上,针对海沧专门编制的地图少之又少,幸好邻居中有个广接四海客的厦门城,让海沧的名字不至于太过稀罕,只是能真实反映当地实况的照片就没那么幸运了。然而,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利用其高科技偷偷地记录着中国沿海的点滴,却为我们开了另一扇窗。
海沧锦里林氏宗祠馨德堂始建于明朝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其间经历多次维修。此次大规模的重建始于2014年。海沧锦里村大量的林氏裔孙迁徙到台湾,目前在台湾的锦里林氏后人已有近5万人。图为一名老人在宗祠前缅怀先祖。
■蜈蚣阁出阁。李晓辉 摄从正月初八起,海沧区各种闹元宵活动就陆续举行,比如蜈蚣阁进香、举油炬巡境、赏世界经典舞集、听电影之声交响音乐会……传统与现代结合、本土文化与异域经典共存,海沧区今年的闹元宵方式确实与众不同。
昨天上午,地处厦门市海沧区锦里的林氏大宗祠“馨德堂”举行重建落成仪式,来自海峡两岸的近万名林氏宗亲相聚馨德堂叩首祭拜,共同缅怀先祖。组团前来共襄盛举的台胞主要是来自台湾彰化和台南的林氏后人。“这里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家!
为了进一步弘扬耕读文化、彰显人文底色,自今天起,海沧区融媒体中心、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袂推出“万贯家财”在海沧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海沧本土的优良家风家训,固本浚源,激发广大海沧人及海外侨亲的家国情怀,更加热爱海沧这片热土。
来源:【厦门日报】百米蜈蚣阁。(海沧区 供图)本报讯 (记者 林岑)昨日8时30分,海沧中元宫热闹非凡。经过摆阁、过火等仪式后,一条长逾100米的蜈蚣阁摇头摆尾,踏上巡境之路。“蜈蚣阁由20多节阁棚相连,每节阁棚由6人扛抬,可灵活摇摆。小朋友们精心装扮成古装戏曲人物,坐在高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