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1月5日,以“新时代心理学体系的建构与应用”为主题的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科学论坛在天津举行。会议开幕式上还启动了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指导、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点亮家庭教育的心灯——家庭心理教育协作行动”项目。
文/曾小蕙(衡阳市家庭教育指导者)2008年,我参加高三儿子的家长会,在他的课桌里看见他写的一首诗《请放开我好吗》,我震惊、羞愧又难过。这首诗唤醒了我,让我明白自己犯了大部分家长都在犯的错:只关注给孩子生理营养,而忽视给孩子心理营养;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人格成长。
本文整理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老师、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詹大年老师、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老师在2022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做的《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内容,版权所有,严禁摘抄、转载,侵权必究!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所谓的无忧无虑,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心理上的。培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比成绩更加重要。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呢?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深。以下七个实用的培养建议,送给有需要的父母。
来源:【淮安日报】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一个家庭的氛围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日后的性格养成以及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不改观自己的家庭意识,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情感伤害。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李华锡)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4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月25日(周日)上午9时,吉林省教育厅将组织开展吉林省新时代中小学家庭心理教育周末大讲堂,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盖笑松作“亲子互动中的情绪表达和情感教育”专题讲座,讲座将在吉林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屏吉林教育视频号直播,敬请观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当前,部分市民在居家生活过程中,与同住的家人、合租的室友出现摩擦,并因此导致心理压力。围绕这一问题,12月8日,记者采访到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杨甫德。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冠对于人们的危害程度逐渐减小,所以疫情政策也跟着改变,逐渐地放开了很多。特殊时期,总有一些人“闲来无事”在网上发布一些不实信息,有些人是因为好玩,有些人是因为无知,也有些人是为了利益驱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