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被“易迷”们狂热追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传媒的指责。“反易”人士最主要的质疑是:历史应该如何被讲述?易中天名利双收对于在书斋中埋头研究学问的学者是否不公平?央视《百家讲坛》专门邀请央视体育部名嘴张斌就上述问题对易中天进行现场“拷问”。
北京大学饭桶多了去,普通院校、地方院校好学生也多了去,不同的就在氛围不一样,无形的东西不一样。在北京的一个文化论坛上,我问过著名教育学家杨东平,因为当时我做主持人,我利用主持人的变异,待会你也可以问我一个问题。
易中天的痞,虽然智慧得让人捧腹,也一直让人受不了!他自己也说:“我这个人毛病很多,错误不少,言不谨。”此言是自嘲,却颇为中肯。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学者:易中天帅哥与伟哥?有一次,主持人问:你把诸葛亮说成帅哥,网友们认为有点贻笑大方?易中天笑着说:贻笑大方?你读过《三国志》没有?
当然,这个“爷”不是普通的爷,他不光要有年龄,还要有学识,如果再有一点点骨气,一丢丢情趣,那就更完美。比如易中天。喜欢易中天已经很久了,但想写他却是这几天才有的事。前几天上网,无意看到他说的一段话,妈呀,简直是我的人生观写照:我清贫一生,冷眼看穿太多虚辞假意,经济独立才能保障人格
首先,易中天三个字后面得加上“先生”两字,否则,人们以“不敬”的理由讨伐就有点冤,必须声明的是,我对易中天先生是很尊敬的,经常看有关于他的视频当年,打开电视《百家讲坛》栏目,荧幕上出来一位颇有阅历感的老师在讲说“项羽”,一手撑着讲台,一手比划着…
这一消息似乎在不少人意料之外,但似乎也在不少人意料之中。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易中天是否被封杀的传言,以及易中天很久以来没有过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让大家有些扑簌迷离外,也似乎暗示了如今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
百家讲坛的名嘴易中天先生身上,发生过一个听起来特别像假新闻的事件:他在公共场合谈到有关清朝的时候,说乾隆皇帝没有什么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绩,是个“王八蛋”。结果因为“王八蛋”这三个字,易中天第二天就被人投诉了,关键投诉他的还是爱新觉罗的一位后裔,乾隆的旁系子孙。
他曾是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也是央视《百家讲坛》的开坛论道者,曾是“易式主持”的开创者,他就是易中天,然而这位曾经光鲜亮丽的学者,却接连被博士生怒轰,从万人敬仰到跌落神坛,时代留给易中天的似乎只剩下高材生的唾弃,他本应该是中国离世界的骄傲,为何最后沦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