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作为国内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马云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快人快语,对于互联网和金融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但是前不久他在一次论坛上的讲话,却引发了金融圈的"地震"。他批评银行业长期存在"当铺"思维,引来众多经济学家怒骂其无知。
正所谓人不在江湖,江湖一直有哥的传说。退隐多天互联网江湖的马云,最近出现在媒体的视野。马云马云10月24日,马云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身份出席了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马云以非金融专家的身份发表演讲,大谈国际国内的金融体系及未来的金融发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金控公司面临更复杂的风险,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治正确”和“市场正确”之下,金控公司面临着更严格的并表监管和资本金约束。中国的金控公司大致分为三类,央企/国企背景、民企背景和互联网背景,具体如何因材施“管”,监管意愿变成监管能力,还需观察和摸索。
峰会现场,马云犀利依旧,围绕金融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等问题,发表演讲。“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没有没有风险的创新,把风险控制为零,才是最大的风险。”“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监管。”“现在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害了很多企业家。”一波波金句成功将“马爸爸”带上热搜,连经济学家马光远也在社交媒体用“太狠”两个字形容他的发言。马云到底有多敢讲?马云发言“旧话重提、犀利升级”
今天是支付宝和蚂蚁集团的二十岁生日,仿佛就在昨天,这个从小小支付工具起步的公司,已经成长为如今的巨头。现场热闹非凡,气氛充满了庆祝的喜悦,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马云的身影。他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走上舞台,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传奇创始人身上。
10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信用体系发展。今天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但是仅靠资产抵押的机制会走向极端,有些企业要把资产全抵押出去,压力巨大。
金融本质就是一种“信用制度”,一种对未来做目的论的假象,但却是一种超越论的假象。这种“信用制度”,会加速资本的转动,并且无休止地运动,而金融作为“信用”的放大器和流转场域,本意是让“信用”随着流通的扩大而“自然生长”进而扩大流通。
曾经马云那可是商界的超级巨星光芒万丈人人敬仰,可如今这位昔日的首富似乎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这到底是咋回事呢?难道真应了那句“花无百日红”?咱先来说说马云这一路走来的辉煌,想当年他带着阿里巴巴那可真是一路过关斩将,在电商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改变了无数人的购物方式。
马云---这个风云级别的大佬。自从创立了阿里巴巴,至今短短不到二十年时间,他就成为了影响金融界屈指可数的人物。俗话说得好,这人怕出名猪怕壮,历史上哪个站在顶端的人都会招来别人的议论,而我们的“马爸爸”也不例外,这钱包鼓了,腰杆子也硬了,说话也就由着自己性子来。
马云认为,不是通过网络就是互联网金融,今天绝大部分P2P公司是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在做非法金融服务,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是依靠数据技术、依靠数据风控体系和数据信用体系。“当你拥有大量数据的时候,必须用AI机器智能来源进行风控。
“今天的中国,今天的时代,是最佳的经商时代。”11月29日,浙商总会会长马云在杭州召开的世界浙商大会上对在场2000多名浙商代表分享了他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思考。马云认为,做的事情越多,担当越多,麻烦越多,同时获得的是间接的快乐感,而不是普通的快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