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黍珠,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又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正是这些深邃的哲学思考,为道教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集说真诠》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灵宝居之,太清之境,老君居之。”
相传盘古治世, 功成崩逝, 灵魂脱壳而出,离开身体, 一灵不昧,游行于空中, 因念游魂无赖, 必须再凭父母精炁成形, 投胎转世,方不失本来面目, 如不从胞胎孕育,终是清虚之炁而已, 有一次灵魂随风飘至弗于逮, 见一太元圣女, 四十馀岁, 独自在嵯峨山中, 餐霞伏炁, 圣女每天到峰头採取日月精华, 盘古喜其贞节, 趁太元圣母仰天呼吸之际, 化为清光, 投进她的口中, 怀孕十二年, 始化生于脊旅之间, 卽是元始天尊。
在道教信仰体系中,元始天尊不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更是天界的主宰,其地位崇高无比。《元始上真众仙记》中描述,鸿蒙未剖之时,虚无之中有一点灵气,这团灵气逐渐凝聚成一团元光,化为了无极之主,这便是元始天尊的初始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