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多难,人生多险,我们注定孤独,也注定坚韧。2009年,电影《风声》上映,全明星阵容,全年票房超2亿,豆瓣评分超45万人次,目前稳居8.3的高评分。至今,还有上千万的影迷追随,一遍又一遍地刷《风声》。电影我刷了不下5遍,在听书平台将小说断断续续听了2遍,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最绚烂的底色。古往今来,无数仁人义士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竖起了一座座“信念”的丰碑。正如作者麦家所著的小说《风声》中,主角李宁玉即使身陷囫囵,却依旧不改其坚韧顽强的意志。
我一直坚信,一个好的故事绝对是一部剧的品质保障,很多好剧,如《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长安十二时辰》,都是有原著打底儿的,而《风声》也是改编自麦家的原著小说。这使得我从一开始就对这部剧产生了兴趣。
看这本小说之前,我脑子里还带着同名电影的印象,谁知看到后面才发现,原来,小说《风声》和同名电影,是结局不同的两个故事,要对比的话,小说比电影要更精彩。电影里的老鬼是顾晓梦,最后是共产党员吴志国帮忙,把情报传了出去。
最近在读麦加的小说《风声》,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的主角李宁玉,一名打入日伪政府内部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代号“老鬼”,在传送情报泄露的情况下,短短四天时间,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心理、肉体百般折磨,她始终镇定自若、沉着应对,最后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终于把情报送了出去,避免了一场无谓的牺牲,保存了共产党的有生力量。
人的一生,究竟会面对什么选择,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世间只有两个必须同时勾选的选项,一个是孤独,一个是坚韧。麦家的《风声》,设了一个让人身处孤独与绝望之中的人生残局,讲了一个在孤独的重压之下坚韧不拔的人生故事。
风雨飘摇,多方混战的抗战时期,大汉奸汪精卫叛逃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政府媾和,日军为了破译和掌握高级密码机器的运作原理,把当时依附于日本政府的汪伪政府和伪满洲国的高级情报人员金生火、李宁玉、顾晓梦、金圣贤、吴志国等人放进了一艘船上,表面上是逼迫他们尽快破译密码,掌握高级密电发送机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