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变色龙》的,可能都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人叫契诃夫。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和契诃夫有所交往,每次相见,契诃夫都是那么温柔,那么善解人意,以至于托尔斯泰总是忍不住赞叹:托尔斯泰活着的时候,每次看着契诃夫的脸,嘴里总是喃喃自语地赞叹:“啊,多么可爱的人,多么完美的人,谦虚,温柔得像一位小姐似的,他走起路来也像一位小姐。他真是了不起的人。”
身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俄国19世纪最后一位经典作家,著作与荣誉均等身的契诃夫无疑是具有世界性深远意义的杰出作家。在其短暂却辉煌的人生旅程中,不仅佳作迭出,有关其成长、家庭、婚恋、创作等诸多轶事也是人们愿意一探究竟的领域。
托尔斯泰是道德和宗教的实践者,他和契诃夫聊天,两人谈论人生,托尔斯泰谈宗教、政治、道德,结果在契诃夫身上,什么也没找到,既看不到政治倾向,也看不到宗教情怀,于是托尔斯泰判断道:是个真正的好人,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收入了契诃夫脍炙人口的佳作,每一篇作品都精简凝练,看后都给人更多的思考。其中一篇为《在海上》以一个年轻水手的角度看到这个社会道德的败坏,原以为只是底层人素质不高,但发现上层社会的交易更加丑陋不堪。
《契诃夫的玫瑰》,拿到这本书的一刹那看封面,你会问封面上的这位帅气深处在玫瑰丛中的男人是谁?读契诃夫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你大概很少会想到契诃夫有什么样的生平经历,可以写出那些讽喻小说,寓意更深刻的文字。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幸福与契诃夫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吗?在俄国作家契诃夫逝世120周年之际,我们或许可以借由他写于生命最后阶段的几篇小说,走近这位关心生活与人心的作家。
契诃夫,俄罗斯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和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还被誉为“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莎士比亚之后戏剧第一人”,代表作有《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草原》、《凡卡》、戏剧《樱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