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热血铸战魂,纳粹旗下少年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弥补兵力的严重不足,将征兵年龄从 18 岁下调到 16 岁,从而使得许多狂热的纳粹少年纷纷加入了军队。其中,党卫军第十二青年装甲师,是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中成立最晚的一支装甲师,由平均年龄仅十六岁的青少年组成。
尽管这个计划取得成功的几率极为渺茫,西线德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元帅和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也对战役前景表示悲观,但都无法改变希特勒的执念,西线德军只能为代号“秋雾”的反击行动制定计划,筹措物资,调集部队,而当务之急就是重建在诺曼底战役中遭到重创的装甲部队,因为德军反攻的关键要素就是速度,必须在攻势开始后以最短的时间穿越阿登森林,跨过摩泽尔河,在英美能够动用预备队发起反击之前攻占安特卫普,而唯有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能够做到这一点。
涂装与标志503重装甲营营徽:“虎头”与所有初期型“虎”式坦克一样,第503营接收的第一批坦克,包括三号坦克只是采用简単的德国灰涂装,一个尺寸较小的黑色白边十字徽被绘在车体侧面中间位置 , 战术编号书写在炮塔側面中央,数字高度约为炮塔高度的一半, 为白色数字并带有很细的黑边, 第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像德军一样,将战争的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装甲部队身上。在1943-1944年之间,德军四面楚歌,千里绵延的战线随时面临崩溃的风险。而装甲部队就像是救火队员一样,奔走在各个战线,顶着敌人强大的攻势,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击。
German heavy tank battalion——德国重装装甲营,在整个二战中所有装甲部队中都可以称得上的王牌的装甲作战单元,其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在进攻作战中担任突击尖刀来使用,但伴随欧洲反法西战场局势的扭转,这些精锐的王牌们日渐成为了救火队,在防御作战中提供强力火力支援和阻滞敌方装甲部队的突破,成为了稳定战线的脊梁。
,许多人对二战的印象通常来自于荧幕上那些英勇作战的德军士兵,可细想之下,让人好奇的是,在那场并不寻常的战争中,德军最精锐的部队又曾经历过怎样的挣扎,而如今日常生活中所听说的“纳粹第一硬汉”曼施坦因,又是如何在胡贝口袋的围困中束手无策的呢?
在战绩辉煌的德国装甲兵战斗序列中,第48装甲军无疑是璀璨夺目的一颗,第48装甲军具有优良的普鲁士军事传统,顽强的作战信念、科学的作战理念,先进的作战手段,攻如猛虎下山,守如磐石泰山,是一支打不烂,拖不垮的铁军劲旅,有着令人信服的战绩。
这是一种决定性武器,如果没有它,无法抵御这么多敌军坦克。
骷髅师是德军最出名的装甲师,在二战中手上沾满了鲜血,这支部队曾经几度更名,分别是第1,2,3武装党卫队“骷髅”团,武装党卫队“骷髅”师,武装党卫队“骷髅”师战斗群,武装党卫队“骷髅”装甲掷弹兵师,第3武装党卫队“骷髅”装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