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怒火在黄老心中慢慢点燃,他在想:为什么日本鬼子如此猖狂,想侵略中国就侵略,想轰炸就轰炸,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自己不能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四处逃难、妻离子散,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土地却找不到一块能够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太弱、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从此黄老放弃学医
原标题:有感于“赫赫而无名”“赫赫”与“无名”,本是形容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既然“赫赫”,何以“无名”?但恰恰在很多人身上,这两者得到了完美统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忠心为国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只为打造“大国重器”。
1958年7月,海军舰船修造部和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联合组建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同年8月,我国第一个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正式上马。就在这个月的一天,黄旭华突然接到去北京出差的通知,没说什么任务,也没说去多少天,到了之后才知道,他被抽调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1987年,白发苍苍的母亲收到儿子寄来的一本《文汇月刊》,有一篇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披露了一个黄总设计师的功勋事迹,黄旭华的母亲猜到了文中那个黄总设计师就是自己的儿子,才明白三十年没回家的儿子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他们是人民的司法队伍,用热血铸就金色盾牌;他们是中国的科学巨匠,在碧海蓝天书写传奇!今晚22:00,广东卫视献礼建党95周年,播出40集文献纪录片《信仰的力量》:第35集《克己奉公》、第36集《攻坚克难》。
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言语……外表看起来质朴温润的黄旭华,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人生的大海之中。
潜光隐德 赫赫无名“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这段文字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中赫赫又无影的存在,说的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父亲至死也未知晓黄旭华在做什么,母亲逝世也未能见上黄旭华一面。自古忠孝两难全,对祖国的忠,也便成为黄旭华对父母最大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