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延安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打腰鼓。今秋开学后,延安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1)班利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时间,开设了以打腰鼓为主的独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体育课,并邀请延安大学专业老师教授腰鼓技法。
素读,裸课,这样的接触让人实实在地扑进文本的怀抱,感受了一把原始的酣畅。看吧——“茂腾腾。”形容后生,放在一文的最前面,这是一种定调,全文的精神着力点就应该是这种旺盛生命力的展现,并且是淋漓的展现,如同诗歌的起情一般,茂腾腾的旺盛生命力原始蛮荒,盎然的流泻而出。
【原文】安塞腰鼓.刘成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陕西省中小学精品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选送的“小学体育安塞腰鼓三年级、四年级”课程,经学校申报、县市逐级评审推荐、省级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等环节,现认定为陕西省中小学精品课程。
安塞人挥洒着激情和豪迈,把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腰鼓,以其特有的艺术形态和震撼力打向了全国乃至世界,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安塞腰鼓”,同时被冠以响亮的名号“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有几大特性:一:鼓点步法:安塞腰鼓讲究的是鼓点简明、步伐沉稳、鼓声响亮、狂野霸气。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沿东 摄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
安塞腰鼓·历史安塞腰鼓起源于陕西省北部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传入安塞县。在历史上,戍守安塞的战士使用腰鼓鼓舞士气、传递情报、庆祝胜利;后来,腰鼓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用于祈求神灵、祝愿丰收等。久而久之,安塞腰鼓就成为了的一种民俗性舞蹈,并且具有了广泛的群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