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6日,正是华北秋高气爽、金秋飘香的时节,国内顶级、国际精英的潜水组织——GUE一行数人驾驶一艘机动船,驶进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潘家口水库, 他们要在此开展一项潜水活动,对淹没在水库中的明代古长城进行测绘。
连日来,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喜峰口段蓄水量增加,水库内一段长城淹没于水下,犹如一头巨龙扎进水里,独特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据了解,这段“水下长城”是明长城遗址,20世纪70年代,潘家口水库修建后,部分古长城被淹没,形成了独特的“水下长城”景观。
图为潘家口水库的“水下长城”。 韩冰 摄中新网唐山4月29日电 题:探访河北迁西“水下长城”:水库横切长城 雄关镶入碧波作者 郝烨长城万里,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神州大地,跨越群山戈壁,历经草原沙漠,横亘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文化符号。
新华社石家庄8月8日电 题:“水下长城”守望的背后新华社记者冯维健、杜一方清晨五点多,古老的明长城喜峰口段上,一个身影在垛口间忽隐忽现。他叫张卫东,今年59岁,是河北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也是喜峰口段的一名长城保护员。
来源:中国新闻网 5月8日,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航拍部分露出水面的“水下长城”。这段“水下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20世纪70年代因建设水利枢纽工程,部分长城隐没水下,从而形成“水下长城”景观。
近日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的潘家口水库因蓄水量减少原来淹没在库区的“水下长城”再次露出水面蜿蜒的古长城在蓝天碧水映衬下犹如一条出水蛟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雄伟壮观的独特景象引得各地游客纷纷打卡留念这段“水下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20世纪70年代因建设水利枢纽工程部分长城隐没水下从而形成“
近日,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蓄水量减少,水库内的一段“水下长城”再次露出水面,景色壮美。据介绍,这段长城是明长城,20世纪70年代因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部分长城隐没水下,从而形成“水下长城”奇观。
中新网承德11月1日电 (谌诗雨 赵丹媚 张桂芹)“中国有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来到的长城有点不一样,它藏于水下,轻易不露‘芳容’。”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娜斯佳正在拍照记录“水下长城”这一独特景观。22岁的娜斯佳目前就读于河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近日一场春雪飘落在宽城满族自治县潘家口水库的“水下长城”蜿蜒的古长城似银色长龙般潜入水中与波光粼粼的湖水远方连绵的群山交相辉映如同一幅壮美画卷该段长城建于明洪武年间上世纪70年代潘家口水库修建后潘家口关城和部分长城被淹没到水下形成独特的“水下长城”景观随着水位变化“水下长城”时隐
11月10日记者从联合国粮农组织获悉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