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降血压一直是心头大事近日,福建一名患有高血压的女士竟因为想要更“高效”降血压掰开了控释片服用结果导致陷入昏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些药物不能掰着吃?是真的,与这种特殊工艺有关40岁的张女士(化名)已有1年多的高血压病史,最近她的最高血压达160/100mmHg。
10月18日据媒体报道,福州40岁的张女士(化名)已有1年多的高血压病史,最近她的最高血压达60/100mmHg。张女士以为是药量不够,于是用牙咬断降压药吃了大半片,不到半小时,她突然眼前发黑、冒冷汗、脚软站不住,一下子瘫在沙发上,没力气睁开眼睛,甚至血压都快测不出来了。
近日,一则女子掰开降压药服用后,昏迷入院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据该报道称,这位40岁的女性高血压患者,用牙咬断降压药服用了大半片后,不到半小时就出现了头晕眼花,浑身瘫软的症状,连血压都快测不到了,家人紧急送医后,才转危为安。
近期有报道称,福州40岁的张女士在服用降压药时掰开药片吃了大半片,不到半小时突然眼前发黑、冒冷汗、浑身瘫软,差点发生危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黄妮娅表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往往需要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眼前发黑、直冒冷汗、身体瘫软……福建福州的张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只因服药时的一个举动差点一脚踏进“鬼门关”究竟怎么回事?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张女士今年40有余,已有1年多的高血压病史,最近她的最高血压达到160/100mmHg。
缓释片是制剂工艺的一种,是使用特殊的制剂工艺让药物在制剂中缓慢释放,以获得比较平稳和持久的血药浓度,同时,缓控释制剂通常只需要一天服用一次,大大简化了患者服药的次数,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够坚持长期服药对血糖,血压的控制至关重要,只有长期降血压,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血压,血糖等代谢因素对血管以及心,肝,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近日,福州市40多岁的张女士,既往有一年多高血压病史,因近期最高血压达到160/100mmHg,以为是自己的用药剂量不够,于是用牙咬断日常服用的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并服用了大半片。结果,不到半小时,她就出现了眼前发黑、冒冷汗和身体无力的症状,最终瘫倒在家中,被紧急送往医院。
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原来她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这种药物1片相当于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剂量。一旦咬碎、掰开、研磨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会瞬间释放到体内导致血压突然明显下降。 在有些药物的包装上,写着“SR”的字样,这代表是缓释片。控释片是缓释片的“升级版”。
药片太大片,掰两半分开吞,很多朋友可能在生病吃药时都做过这事。但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有时甚至能把药片变“毒”片。家住福州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只因多服了半片掰开的降压药,自己竟差点一脚踏进“鬼门关”。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张女士患有高血压,需要日常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药片太大咽不下去,能掰成两半分开吞吗?不喜欢吃胶囊,把药粉倒出来兑水吃行吗?随手拿起矿泉水,和着药一起喝可以吗?……以上情况很多人都碰到过,殊不知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可能把药片变“毒”片!最近,张女士就因把这种药掰开吃致昏迷,上了热搜。
对于有基础病、慢性病的朋友来说,吃药是每天少不了的事儿。但前不久,家住福州的张女士就因为没有正确吃药,把自己吃晕了。福州的张女士今年40岁,有一年多的高血压病史,最近她的血压上涨,想着是不是最近的药效不够了。
近日,福建一名高血压患者把一种控释类的降压药掰开吃,导致出现昏迷的情况。控释片、缓释片等药物为什么不能掰开服用?来听听医生的解释。据省外媒体报道,福州40岁的张女士(化名)因为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没有达到降压效果,以为是药量不够,就用牙咬断降压药,吃了大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