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扫墓忙,南北习俗大不同!难道只有四川人能在坟前吃供品?4 月 4 号,一条热点新闻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在四川宜宾,一个 6 岁的小孙子给爷爷扫墓时,竟然在坟前吃起了供品!这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好多北方的网友都惊呆了:“在我们这儿,吃供品那可是犯大忌的!
清明祭祖时的贡品能吃吗?小男孩在坟前吃贡品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争论!事情回顾四川宜宾一个小男孩的爸爸带着他去给爷爷扫墓,6岁的小男孩没有一点拘束,仿佛看到爷爷了,一边和爷爷聊天,一边吃贡品。小男孩用筷子夹起一块贡品,对着爷爷的墓碑说:“给你吃!” ,“吃不吃?”,“哦,你不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传统节日,供奉祖先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以前大家贫穷的时候,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规矩变得简单,不会投入人力物力,都是走个过场。但是现在呢?条件好了,祭拜祖先的食物和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流程甚至繁琐。
昨天是4月4日清明节,是祭祀最隆重的节日。祭祀先人时都会带着先人生前喜欢吃的食物去坟前摆一摆,等祭祀完毕,贡品都是怎么处理的呢?四川宜宾的罗先生带着6岁的儿子去给爷爷上坟,儿子在爷爷坟前开心地吃着贡品,罗先生拍下视频发到网上,结果却引来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导语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唯一一个以节气命名的法定节假日,这一天,人们会去上坟祭祖。上坟祭祖是清明节千年不变的仪式,每到这一天,上坟祭祖的人是络绎不绝,很多陵园也都堵得是水泄不通。
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恰好在最近一次阅读中,看见了这样一句有关伦理道德和礼义廉耻俗语,内容是这样的:“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
可是在祭拜祖先之后,你却发现那些原本色香味俱全的食物,突然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有点“怪味”?这时候,老一辈们会一本正经的说:“这是因为祖先显灵,他们尝过了这些食物,虽然东西还在,但已经虚有其表了,味道早都被先人吸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