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郑建琼大浪淘沙,今年贺岁档电影竞争,最终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骑绝尘,宣告胜出。自古华夏民族的文化及文艺,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的重任。电影作为这个时代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文艺形式之一,很大程度上承担着这个责任。
2025年2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 62.52 亿,成绩超越唐探系列电影,成为中国影史系列电影票房冠军。如今,哪吒可爱又神通广大的形象深入人心。大众熟知他是托塔天王李靖之子,然而,哪吒真正的身世却另有渊源。那吒之名源于梵语 “Nata”,也被译为那拿、那吒俱伐罗等。
江阳沽酒客按语:本文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切入点,分析影片蕴含的文化隐喻与文化觉醒。从十二金仙角色唤起对传统神话体系的重视,到玉虚宫象征西方霸权主义、龙族隐喻中国传统文化遭恶意抹黑,以及天元鼎上美元符号、绿卡状腰牌、像新冠病毒的药等细节,都影射了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霸权行径和恶意渗透,导致年轻人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优秀传统品德缺失。
三湘都市报2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随着2025年春节档的圆满落幕,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惊人的票房成绩——现已突破58亿元,一举夺得了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的宝座。这部影片不仅点燃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更让哪吒这一经典神话人物成为了网友们口中的“三岁百亿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