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第二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跟着演艺去旅行暨蚌埠之夜启动仪式在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举行,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乐队表演、非遗体验、美食品鉴等特色活动,打造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的夜间消费场景,进一步活跃文旅市场,点燃消费热情。
八月的珠城,淮河的潮水与维多利亚港的波涛跨越时空相通相连,“淮畔明珠”与“东方之珠”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交融之旅就此展开。前期,香港中旅社董事总经理、香港国旅董事长,香港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陈瑞东率香港旅游业界代表到访蚌埠,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近日,冬日暖阳照进位于安徽蚌埠市梨朱村的安徽水利江淮植物园,一群青少年正在此体验植物标本课、闻香识植物、收集自然颜色等科普研学课程,他们可以进入智慧温室大棚感受无菌栽培,此时,8月种植的黄瓜已经成熟。
年货集市、喜庆春联、非遗演出……春节期间,我市推出“惠企乐民”“文化迎春”等6个板块,既有趣味又有年味的春节主题文旅活动让传统年味回归。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市民游客们纷纷走出家门,体验蚌埠当地丰富多彩的年俗年味,尽情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
央广网蚌埠12月1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王萌睿 孙旭宁 程鹏飞 孙晓丹)“总要来趟蚌埠吧”“皖C三件套”等网络热词成为了当下网友们新的“蚌埠印象”。今年,安徽蚌埠一跃成为网红城市,在网络上塑造了立体、生动的城市形象。
赏山水风光,品淮畔美食,感受大禹故里的风土人情,第二届蚌埠市文化旅游美食季开幕在即,蚌埠的旅游热度也在持续升温,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蚌埠会合,在这里开启最美好的遇见,奔赴山水间的浪漫。为了不负游客,蚌埠市加快景点提档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已备好“大餐”迎客来。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去年,随着电视剧《长月烬明》热播,蚌埠一跃成为“网红城市”。一时间,操着南腔北调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4月18日,“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集中采访团先后走进蚌埠禾泉小镇、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等地,感受蚌埠文旅市场的新活力。
快手直播大舞台再启新篇多维创新助力蚌埠打造文旅美食城市名片作为快手直播在2023年底推出的国内舞台类直播系列活动,“快手直播大舞台”以“直播+音乐+舞蹈”的形式,为各地老铁带来了丰富的娱乐文化生活,同时也为热爱音乐、满怀激情的达人们搭建起尽情展示才艺、表达自我的直播舞台。
蚌埠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洗礼、壮大红色产业,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使孙家圩子村的红色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更使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有效提升了红色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
【来源:中安在线】蚌埠市固镇县垓下景区积极实施文旅融合战略,强化景区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亮化,进一步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融入文化内涵,打好“景区自然资源保护和特色文化融入”组合拳,努力提升景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景区活力。强化文化资源挖掘,夯实文旅融合基底。
陶伟“就是车间、仓库、办公室之间连轴转,不到100多米的范围里,一天时间微信步数能有两三万步!”回想前段时间帮镇里菜农销售滞销青菜的忙碌场景,王娜妹辛苦又很充实,她觉得唯有如此,才配得上“梅姑娘”的形象。
盛夏时节,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渡口村110多亩青翠挺拔的甘蔗焕发着勃勃生机,再过两个多月,这些青皮甘蔗将被榨汁引入九连锅,制作成15种红糖产品。两年时间,刘集镇用一缕缕糖香诉说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甜蜜故事”。
东经117°25′—118°04′,北纬32°34′—33°20′,这里是五河,也是“皖北明珠,江北水乡”。五河,地跨淮河两岸,处于中原经济区南部经济发展带和长三角经济区京沪发展轴,是皖苏边境和两大经济区连接点。
近日,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在开幕式上,备受瞩目的“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正式发布,由中共固镇县委宣传部精心推报的“垓下遗址景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案例成功入选,成为蚌埠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