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吓唬孩子说,“你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吃你了!”结果,孩子信以为真,睡着了还在做噩梦,喊着“别吃我!”孩子哭闹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停止哭声,你拿出一颗糖诱惑孩子,“不哭了,就给你糖吃!”答应孩子出去玩,看到孩子兴高采烈准备出去,又逗弄孩子说,“妈妈变卦了,我们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文|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投诉维权,欢迎个人转载分享)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们都说3岁一个代沟,因为每
前言有了宝宝之后,孩子的安全就成了父母最关心的事情,在生活中,父母也要学会各种预防孩子发生危险的尝试,孩子们天生淘气,好奇心也很强,所以,父母要对孩子打起十二分注意,不要轻易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懂事之后还要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避免孩子在家里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
但是,其实逗小孩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如果不恰当会导致很多问题,严重会成为孩子的阴影,一生伴随。一天玖玖回家看着女儿眼睛通红,好像哭过的样子,于是问了爸爸,爸爸轻描淡写地说:“家里来了个同事。看女儿可爱,于是就逗她玩,孩子不禁逗,就哭了”。
文|文儿孩子的世界单纯而美好,或许也正是因为对社会认知比较少,所以大人说什么孩子都会信。但是却免不了有些亲戚,以此为乐,只顾自己乐呵呵,却不懂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有种逗娃叫“亲戚式逗娃”,我想说不是每个娃都经得起“逗”,父母要明白,更要及时制止。
"你妈妈有了小弟弟,就不喜欢你了""你这样不听话,你妈生气就不要你了"我相信很多中国的家长在带孩子出去的时候,如果遇到熟人,总是会喜欢跟孩子开玩笑,大概在他们的眼中,孩子永远都不会将他们的话当真,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也许伤害非常大,而说这些话的成年人却不自知。
案例一:二胎后,一个5岁的女儿趁家长不注意,将还是在襁褓中的弟弟从5楼阳台扔下,最终没能活下来。原因就是李女士二胎后,邻居的无知的“中国式逗娃”,对孩子说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只要你弟弟。瞬间,让一个本来充满喜悦气氛的家庭瞬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一辈子的痛。可是类似于“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不喜欢你了”,“你妈妈走了,永远都不要你了”这样的话,经常会听到。
家长喜欢逗小孩,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哪家的孩子小的时候没被逗过呢,家长逗孩子的时候觉得这是一种亲子之间的交流,当然有的家长纯属是为了逗乐,看着小孩被自己的逗哭或焦急表情来娱乐自己的。是不是所有逗宝宝的方式都是正确呢?如果不正确,又要怎么来掌握这个度呢?
每个家长都会和孩子互动,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欢笑,但是下面这4种逗孩子的方法是错误的,妈妈们一定要留心!1、怂恿孩子恶作剧比如宝宝近期有咬人的行为,爸爸小声的对宝宝说"去咬妈妈一下",宝宝照办了,结果妈妈大叫,父子两个开心的笑了....
很多父母和亲友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逗弄自己或别人的孩子,这是国人表达对孩子喜爱的一种“表现”。很多大人觉得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会增进与孩子的关系,但大多数人逗孩子的方式却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据调查,全国87%的人小时候都有被“逗”的经历,其中,被说“你妈妈不要你了”的占19.3%,被说“你妈妈不喜欢你,要给你生个弟弟”的占12.8%,被“摸小男孩生殖器官”的占16.3%。这些我们误以为很有意思的逗孩子行为,却在深深地伤害着孩子。
我家屁娃一岁四个月,家住农村,对于某些事物和行为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最近发现某些所谓的邻居亲戚总是喜欢以把孩子逗哭为乐。就刚刚,邻居一个婶子很粗暴的从孩子手里抢过孩子正在玩的东西,并且大声呵斥:来啊,来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