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谋士:曾国藩。力挽狂澜,吸收儒家文化,实现了儒家“善、德、语”和“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第一人”。曾国藩家族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其子孙在教育、化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表现出色。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曾国藩家族及子孙。
红网时刻新闻5月18日讯(记者 朱丽萍 宋美君)5月17日,曾国藩第六代嫡孙、曾国藩学校名誉校长曾樾先生及家族代表一行来到湖南,参访了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洋沙湖旅游景区的顺天家庭教育博物馆,与顺天家庭教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就如何推广曾氏家族文化、加强家风传承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
曾国藩天资愚钝,地道的农民儿子,靠后天的勤奋、有恒、严于律己,最终逆袭成为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及文学家。他是湘军创立者和统帅,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延绵至今近200年,共出名望人才240余人,未出一名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古今中外,实属罕见。
作者:堇书尚勤崇俭,重德和家。曾国藩,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其家风、家训和行事准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更深深烙印在家族传承中。使得曾氏家族历经数代,依然人才辈出,兴盛不衰。
在曾国藩和湘军的故乡湘乡及现在的从老湘乡分出的双峰县荷叶镇,有这样的传说,说是当年湘军打下天京,主要是曾国藩的嫡系,其弟弟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就是湘乡的子弟兵,因湘军军费自筹,朝廷并不发饷,据说当时已欠饷数月,不得已打下天京后放假三天,让官兵自由活动。
她的一生,仿佛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只是最后的战场,不是敌人的枪林弹雨,而是来自内部的冷漠和误解。1975年的某一天,一位衣着整洁的中年男子站在北京的一间屋子里,眼前的景象让他愣在原地:瘦骨嶙峋的老人,满头白发,脸上沟壑纵横,双手布满伤痕,身上隐隐散发着一股令人不适的味道。
考察曾国藩的一生,是不是达到了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最高追求,因镇压太平天国而存在争论。有人说“中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是其中两个,曾国藩则是那半个。曾国藩流传下来《曾国藩全集》,多达30本、厚达25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