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勋》中有这样一个画面:黄旭华等研究人员在参与制造核潜艇期间,由于没有技术参照,竟然在看到一个美国核潜艇的玩具模型后大受启发,造出了我国的首艘核潜艇,这一场景引起了部分观众的怀疑,他们都以为这是电视剧夸张的拍摄手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8日电(钟新军)噩耗传来山河同悲,忠魂离去日月共泣。据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讣告,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序“学医救不了国!”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从鲁迅先生嘴里说出来,不过与“弃医从文”的周树人不同,黄旭华说了一句:“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或者是造船。”这样一个简单又远大的信念,造就了中国的“核潜艇之父”。可鲜少有人得知,黄老走这条路,堪比天堑,步步艰难,段段险阻。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刘毅摄影记者 刘博“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这是黄旭华当选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2月7日,在武汉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几位黄旭华的老同事追忆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南海的浪涛拍打着舰艇,深蓝色的海水下,一艘钢铁巨兽正缓缓下沉。300米的极限深度,每一寸钢板都在发出刺耳的“咔哒”声。舱内寂静得能听见呼吸,64岁的黄旭华握着记录本,眼神纹丝未动。这是1988年,中国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的现场。总设计师亲自下潜,全球首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
2018年10月15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黄旭华院士结合自身,介绍开展核潜艇研制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视觉中国/图)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时年34岁的黄旭华被秘密召集到北京,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最早的29人之一。核潜艇玩具模型这些设计组的研究人员都满怀热忱,但他们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最初有点无从下手。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武装研究正在提上历程,当时我国正在研究核潜艇,但是随着与苏联的关系陷入僵局,世界各国都在看中国的笑话,他们嘲笑:“中国想要造出核潜艇,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是研究一万年也搞不出来!”
2016年7月,为强迫中国接受无理的南海仲裁条约,美军“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个航母战斗群闯入我国南海地区,数十艘战船、150余架世界最先进的战机、一万两千多名美军士兵都在讲述一个事实——美帝国主义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
1974年,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问世,这一消息立刻就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重视,因为在此之前,我国与苏联的关系进入了寒冬期,许多的西方国家都在看笑话,他们认为在没有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就算研究一万年也搞不出来。
1954年,随着“鹦鹉螺号”得成功下水,美国的第一艘也是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问世,美国拥有了核潜艇之后,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可能轻易让美国压一头,所以没过多长时间,世界上又有好几个国家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潜艇,但是这些国家中并不包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