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身后常常背个带个棚的箱子,用来放置书籍和笔墨纸砚,还会在里面放着行李衣服食物等。红波的这一组古代书生赶考的人像小品,形象设计参考了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 ,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和思路,让人耳目一新,把单纯的人像作品,用一个故事来演绎,确实有独到之处,让人回味无穷,图片不再是一幅幅独立的画面,而是有情节,有过程的小品。
金生杨教授讲解苏东坡经行的蜀道路线。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摄影报道自古文人出蜀、入蜀,大体都离不开重要通道——蜀道,苏轼自然也不例外。苏轼一生多次往返于蜀地,陆路水路都曾走过。公元1056年,首次踏上蜀道的苏轼进京赶考名满京华,眉山苏轼自此走向全国,走红世界。
为什么非要进京赶考?古代的高考到底有多苦?简直就是在坐牢,在一个厕所大的地方一待就是9天7夜,考生的遭罪程度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甚至还常常出人命。那么古代的高考究竟多难呢?又为什么会出人命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的高考,跟现代的高考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绝对颠覆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