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决定再读一个初二,这个消息一传开,亲戚朋友都跑过来问是怎么回事,想听听一个一个星期有三天在家玩QQ炫舞的厌学孩子是怎么看破红尘想要回归学校的。对此,乔爸爸只是神秘兮兮的笑道,我们老家的穷山恶水也是救孩子的良方。一个决定这一切改变都是从乔爸爸的一个决定开始的。
(通讯员 杨丽苹 长江网记者 齐云)2013年,一则“资教生彭军为山区孩子发起爱心募捐”的新闻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又到了开学季,为雨露发起募捐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毕业生彭军因支教期满回到母校工作。雨露复学了吗?现在过得怎么样?是帮助过雨露的爱心人士最为关心的。
近日,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公安局瞻榆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新泽的积极帮助下,一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少女重新踏入了学校的大门,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这位民警的无私援助和深情关怀,不仅为少女点亮了求知的明灯,也为社会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这件事还要从公安机关“双百行动,入户走访”说起。
华声在线9月5日讯(通讯员 袁廷轩) 近日,在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艺术中国》杂志主编曹隽平的爱心资助下,怀化市溆浦县双井镇的9岁小女孩沈雯馨重新回到了校园读书。 小雯馨的爸爸沈修云今年38岁,7年前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5年前双眼出现了视力下降,直至失明,妻子也离家出走。
“身体能恢复这么快,还能重新返回校园完成学业,离不开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帮助。”近日,龙龙(化名)对电话回访的松桃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说道。4年前,刚进入某医科大学上大一的龙龙,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高昂的医疗费及其后期康复费用,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2023年2月6日,深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对跨境学生们而言,历经三年的等待后,两座最近直线距离不过二十米的城市又连接了起来。2023年2月8日,跨境学生乘坐校巴回香港天水围上课。
5年前,复旦校友伉俪乘地铁给母校捐1亿元的故事曾在网络刷屏。据复旦大学消息,1月3日,两位复旦校友陈晓明、何佩鑫重返母校,谈及当年“乘地铁捐1亿元”一事,他们表示:“坐公交车、地铁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做普通人是一个人的本分。
来源:【西夏发布】“我终于可以重回美丽的校园读书了,感谢社区的阿姨,感谢教育局的叔叔,感谢黄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爱心期许……”近日,贺兰山西路街道学院社区的青少年秦某终于重返校园。秦某于2023年6月从西夏区第十三小学毕业,8月开学后未按时到分配初中报到。
中新社香港1月7日电 题:港深跨境学童家庭:乐见“通关”安排 期待更多配套措施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公布,香港与内地将于本月8日实施首阶段“通关”安排。对于港深跨境学童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居住于深圳文锦渡口岸附近的深港跨境小学生何其乐就读于香港元朗凤溪第一小学。时隔三年后,他与一众跨境学生重新返回位于香港的学校参加课堂面授。为此,学校特地对教学活动做出了特别安排,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