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万有引力的驱动下,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都以不同的周期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那么,如果不考虑这种椭圆形轨道所带来的周期性变化,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抑或是永远处在上面所提到的范围之内而不发生变化呢?
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太阳始终在进行核聚变反应向外释放能量,而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质量和能量其实是一种东西,有能量释放就一定伴随着质量的减少,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观测不到这种细微的质量变化而已。
关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开始研究。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不是完全静止不动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距离并且在不停地运动。这一动态的轨道运动非常复杂,但是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离心力和万有引力共同作用的过程。
地球拥有适宜的温度,合理的昼夜交替,充足的水资源,这些条件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而地球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些,要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球和太阳处于一个刚刚好的距离,假如再近一点,就会像金星一样,在平均400摄氏度的温度下被熔岩覆盖地表,又或是再远一点像火星一样,昼夜温差可达到100摄氏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