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3日讯 很多家长常常以强势的方式对待孩子,不给予他们发言的权利,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不公平待遇,变得自卑、愤怒、叛逆,甚至用语言和行为反抗父母。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少对孩子的尊重,亲子关系变差,孩子必然也不会尊重父母。
一、引言:亲子困局,何去何从在家庭的温暖港湾中,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涓涓细流,无尽且深沉。我们为孩子遮风挡雨,陪伴他们一路成长,满心期许换来的是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可现实却常常不尽如人意,不少父母会遭遇儿女不尊重、不理睬的冰冷时刻,这犹如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刺痛父母的心。
“亲子关系中,距离感不是冷漠,而是沟通不畅的副作用。”——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小时候,孩子总是围着父母转,一句“爸爸妈妈”能让人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得冷漠、不爱搭理父母,甚至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诲宛如灯塔,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然而,如今许多父母在面对儿女的不尊重时,会感到愤怒和伤心。这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其实,只需记住两个字:“稳”和“容”。### 1. 稳:情绪上的稳健遇到儿女的不尊重,第一反应可能是愤怒。
大姨老两口就表弟一个孩子,自从儿子出生后,哪怕委屈自己,他们也会在生活上对儿子尽力呵护,在经济上对儿子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对儿子竭力满足。可在幸福堆里长大的儿子,对大姨和大姨夫说话经常带有指责和厌烦,根本不把大姨两口子当回事,啥事都以儿媳娘家为主,这让大姨倍感心酸。
都上一年级的小孩子了,每次对小孩子教育,都会一句驳回几句,对父母大声呼喝,没大没小的,真不知该如何教育好,好像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只要自己想做什么,都一定要做到,例如想去玩,如果父母答应了,不管父母有没时间,都一定要父母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