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加速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
中新网济南3月19日电(周艺伟)植保无人机、智慧大棚、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鱼用B超仪”……眼下正值春耕春管黄金时节,山东各地农事忙。连日来,记者走访德州、临沂、潍坊、济宁、枣庄等多地发现,相较于曾经“镐锄镰犁”耕作方式,如今齐鲁大地田间地头的“科技范”日益明显。
“三夏”时节,麦浪滚滚,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江苏夏粮收获现场,可以感受到满满的“科技范儿”。汇聚了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种植“云”、农机“云”等“十朵数字云”,作为江苏数字新农具,正在为夏粮丰产丰收和颗粒归仓提供科技支撑。
这是12月4日拍摄的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原为晒盐制盐的盐田。岱山县将废弃盐田集中垦造为耕地,立足生态循环,通过发展科技联合攻关、探索生态混养模式、布局多元产业等方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新业态综合体示范区。
当下,加大农业农村技术创新支撑,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是农业数字化的科技投入,提高我国农业数字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重磅揭晓。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本次共评选出250个获奖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
科技强则农业强。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科技创新的伟力不可估量。近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深入林芝米林市、朗县、巴宜区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技强农行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技术示范运用,助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
新华社杭州12月7日电(记者田庚申、张璇)初冬时节,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太公山胡柚基地里,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飘着阵阵清香。智慧大棚里,智能监控系统保驾护航,胡柚种苗茁壮成长。胡柚是常山县的“土特产”,也是当地的“致富果”。
来源:中国网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下,各地乡村正在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数智新景象。乡村治理是农村和谐稳定、农业有序发展、农民安居乐业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及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催化剂作用。
加强气象预警,为粮食丰收贡献科技力量;提升新品种普及力度,推动优质品种走向市场;鼓励农技人员扎根基层,让科技服务看得见摸得着……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8日电 (赵淑娴 马德英)近日,在临夏市枹罕镇王坪村千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及优质丰产基地,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临夏综合试验站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对村民开展马铃薯新品种推介和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高垄覆膜种植技术等培训。
驻马店网讯(记者 徐佳瑞)秋风送爽,硕果飘香。10月3日一大早,平舆县杨埠镇大湾村陈其庄的一块实验田里就聚集了不少群众,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生增产观摩会。观摩中,在场群众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惊叹不已,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助推龙岗镇高质量发展。近日,嘉应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下简称“科技特派员团队”)、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团到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试验田,观察水稻新品种长势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就高校如何助推乡镇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