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汕头“最美侨村”蓬中村,首个以华侨为主题的展览馆——外砂华侨文化展览馆近来成了该村的打卡点。但很多人不知道,该展览馆所在的建筑物原本是一座荒废失修的家族式祠堂。祠堂修缮升级为展览馆,除了挖掘传统古建筑价值,更留住了海内外乡亲的乡愁记忆,这正是汕头近年来办好惠侨实事的实践探索。
1月17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地市专场记者会。汕头市市长陈涛就“汕头如何借助‘侨乡’这一独特优势,探索构建‘百千万工程’多元化参与机制”回答记者提问。“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有500多万名汕头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羊城晚报》2023年9月28日T2版报道 “海邦剩馥,念念厮守,粤东明珠,璀璨大美神州;南有嘉鱼,烝然汕汕,执子之手,来番少年游……”2023年潮团总会会员大会上,城市主题宣传曲《少年游·汕头》用婉转的旋律将“梦里乡愁、心灵港湾、深深牵挂”唱进了四海乡亲的心头,引得不少侨领现场
11月19日,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与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下称“两大盛会”)在汕头启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潮团潮商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拍摄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全家福”,在镜头下定格这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成为“两大盛会”中温馨、难忘的瞬间。难舍是乡土,难忘是乡情。
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因侨而兴。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约1500万潮汕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从远赴重洋、艰苦创业到回报乡梓、投资兴业,可以说,“侨”是汕头最大的资源和优势。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写字楼鳞次栉比,占地超600亩的津湾东海岸公园宛如城市绿洲;今年底将举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世界潮商大会的汕头国际会展中心雄姿初展,“华侨之家”吸引44家侨团(商会)入驻挂牌……走进位于汕头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下称“华侨试验区”),10年前一纸蓝图正逐一落地实
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写字楼鳞次栉比,占地超600亩的津湾东海岸公园宛如城市绿洲;今年底将举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世界潮商大会的汕头国际会展中心雄姿初展,“华侨之家”吸引44家侨团(商会)入驻挂牌……走进位于汕头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下称“华侨试验区”),10年前一纸蓝图正逐一落地实
对此,汕头提出将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进一步激活经济特区活力,建设幸福家园,加快打造重要发展极,把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实做强,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勃发新气象、闯出新路来。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麦婉华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开放的基因深植于这片土地。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广东的对外经济已经不再限于简单的“引进来 走出去”,在发展外贸、用好外资、做强外包、推进外经、引进外智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施政经验。
近日,汕头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汕头经济运行简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167.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8.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01.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18.53亿元。
南国金秋,潮聚向汕的脚步已清晰可闻。再过一个月,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将在汕头拉开帷幕。再过一个月,四海潮人将满怀对故土的眷恋,跨洋相聚,共襄盛举。11·18-11·20,潮聚·向汕。这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温暖团聚,更是一次向汕而行的真诚邀约。
1月17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办“百千万工程”专场新闻发布会,汕头市市长陈涛就汕头如何利用全国著名侨乡这一独特优势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多元化探索,以及汕头在构建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和成效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