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千据12月13日大象新闻报道,近日,韩国以大豆为原料的制酱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在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制酱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周礼》“酱用百有二十瓮”的记载。
据媒体报道,在巴拉圭亚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4日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在第19届常会上,泰国冬阴功、韩国制酱文化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2月初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的同时,韩国的「腌酱文化」也申遗成功。韩国还宣布:2026年以「韩纸制作的传统知识及文化实践」的名称进行申遗。 此前韩国曾多次申遗具有中国文化渊源的项目:江陵端午祭 韩国于2001年将其申遗成功。
文字/有范知识编辑/有范知识2014年2月24日我国提出了“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概念。泱泱华夏拥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为世界展现了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化瑰宝,深厚的历史底蕴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劲支持。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