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刘力娜 金正义)什么是年味儿,跨越千里也要回到家乡,贴对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而潢川人却热衷于一碗有“年味儿”的面。它是潢川人挥之不去的家乡情结,也是年货必备。它就是潢川空心贡面。潢川空心贡面素有“长寿面、长亲面、龙凤面”之美称。
“近看宛如银丝随风散,远望天降瀑布挂门川。”这话说的就是潢川空心贡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潢川空心贡面”第八代传承人刘虹蕾,从爷爷那代开始,家里就开始做空心贡面。他的父亲刘来旺是潢川空心贡面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虹蕾从小跟随在父亲身边,学做空心贡面。
信阳新闻网10月14日讯(蔡 丽)进入10月,每逢天气晴好,在潢川县文庙社区、付店镇里棚村等空心贡面生产集中区,人们都能看见一架架正在晾晒的空心贡面宛如金丝银线,从近3米高的木架上如瀑布般飞泻而下。据了解,潢川空心贡面有近千年的历史。
传说是因武则天登基时认为现已改朝换代,所以令光州贡面改革成空心的,那时,光州城里挂面做得最好的要数一个姓马的师傅,因他手艺出众,而被刺史要求制作空心贡面, 马师傅没办法,只好不断研究,但都没有成功,他的一个徒弟看到师父的难题后,便想要帮师傅想办法。
《父亲的故乡•潢川》文/姜磊在岁月长河的源头,有一个地方静静伫立,那便是父亲的故乡——信阳市潢川县七里港村。它宛如一颗隐匿于豫南大地的明珠,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温润光芒,在悠悠的历史长卷中,镌刻下深深浅浅的痕迹,那也是我儿时最快乐,开心的美好时光。
“千年名食”潢川空心贡面 受访者供图□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韦展小麦产区爱吃面,似乎成了一种共识,然而在信阳潢川,这个种植水稻、爱吃大米的地方,人们却对一种挂面情有独钟,这种挂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制作复杂,即使现在挂面产业整体已经高度机械化,它也必须要用手工制作。这就是潢川贡面。
朱小凤丨文在河南信阳,大别山绵延于南,淮河蜿蜒于北。好山、好水、好风光,“孕育”了丰富的生态食材,这才烹饪出了独一无二的信阳美味这样原生态的信阳菜,不仅味道好,“文化课”也没落下。你知道吗?信阳菜流传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刁良梓 通讯员 叶鸿翔1月11日,踏入位于信阳市潢川县的河南旺鑫食品有限公司,仿佛置身于一个手工挂面的“艺术殿堂”。信步走进该公司负责人刘来旺的办公室,各种荣誉映入眼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乡村特色产品”两块匾牌尤为耀眼。
河南商报记者 马千惠 徐冉/文 左冬辰/图当“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被公示后,众多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再次惊艳了河南人。郑州烩面、方城烩面、老雒阳面食、郏县饸饹面、安阳捋面、刘氏空心挂面、空心贡面等面食制作技艺,作为拓展项目被列入非遗名录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