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情感倾诉案例,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叶子(匿名)讲诉: 我今年24岁了,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打工,这些年赚的钱大部分都交回家里。像我这个年纪的女孩谁不爱美,但我打工的这几年却真的连一件超过100块钱的衣服都舍不得买。
10月2日,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居民冉体兰从大货车车轮下救出了一名2岁的幼童,自己却失去了左臂。这起英勇救人的故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10月31日,记者来到了大英县回马镇,找到了事发时的目击群众,听他们讲诉了当时惊险一幕。
她的团队里,10多个年轻人,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她,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还得每天腾出时间做直播。陕西安康平利县,杨佩曾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适应”。与所有残疾人一样,这个“适应”的故事也有一个黑色的开头:1997年,9岁的她因为意外触碰高压线,彻底失去双臂。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见习记者 赵江波 周美娇“我是一名残疾人,所以我想为残疾孩子做点儿事情,想向卧龙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捐赠100份《顶端少年》,以此滋润他们的精神,帮助他们快乐成长。”11月23日,南阳雨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牛佩佩向顶端新闻记者提出了自己的捐赠意向。
大众网记者 海康 通讯员 迟文武 青岛报道“命运剥夺了我的双臂,也馈赠了我一双翅膀。我曾无数次在梦里看到自己长出了翅膀,飞越山河,飞过田野,飞向心灵的花园,飞向生命的高处。”近日,刘仕春在青岛书城开办了人生第一场新书发布会,她在新书《剥夺与馈赠》中这样写道。
孔文婕打球中。(图/全媒体记者 郑志波 摄)孔文婕学习中(图/全媒体记者 郑志波 摄)孔文婕与球友(图/全媒体记者 郑志波 摄)东莞时间网讯(全媒体记者 周桂清)她,2岁时因意外失去右手臂,但从来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依靠左手,学会了写字,还会打乒乓球。
她幼时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为了减轻父母的重担,努力锻炼自己的双脚。1990年,杨佩出生在陕西平利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务农人,但杨佩的出生给了他们很大的希望,有活泼可爱的女儿陪在身边,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人物故事##文章首发挑战赛##农村妇女##流水线工###家政##民宿#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066位真人故事我叫红霞,60后,过去的我,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如今的我,在失去一只手臂后,用另一只手臂坚强生活。
来源:【杭州日报】4月中旬,我在杭州香积寺非常有名的“香积素食”采访,在店内一处角落里看到一位穿红色卫衣的姑娘。她独自坐着,面前是一个素食火锅,吃得津津有味,左手臂袖子却空荡荡的。几句话交流后,得知她的手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没的。那年她读高三。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平安健康而幸福的人生,但意外总在最措不及防的时候砸下重重的一击。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许多人都因为沉痛的意外而丧失了自己原本健全的肢体。随着如今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光是各种义肢的出现,肢体移植也成为了可实现的医疗目标。
人的一辈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有一些不幸的人,可能会在意外之中失去他们的胳膊或腿。在古代,人们就发明了假肢,起初是用木头来制作的,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合金材料以及橡胶材料更多地也运用到了假肢的制作中,为肢体残疾的人提供一些方便。
编者按残奥会圣火再度点燃,运动员的身姿闪耀在人们眼前。挥洒着汗水,克服着障碍。他们的不屈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人。对残障人士而言,运动是一种什么体验?需要克服哪些困难?支撑他们前行的动力又是什么?本期,我们邀请了4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