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最新海温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测显示,拉尼娜状态将维持2到3月,到了春季中后期将会减弱至中性状态。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
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次更多、强度更强。厄尔尼诺现象会引发各地天气变化,例如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多雨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9月5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了今年夏季我国及全球的气温情况。贾小龙表示,2023年夏季,全球陆地平均气温15.2摄氏度,较同期气候平均偏高0.6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气温第3高的夏季。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黄垚)记者近日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预计将于2023年初春结束。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
蛇年首场寒潮来了,上海进入速冻模式。今天(8日),中心城区最低温逼近零下4.2℃,创今冬新低,成为近35年来2月同期最低气温,郊区最低温零下6.1℃。巧的是,就在昨天(7日),国家气候中心宣布,依据最新海温监测结果,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