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自此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尽管29军的装备一般,军饷也领不足,但该军为西北军嫡系演变而来,部队官兵军事素质较好,且抗日热情极高,甚至在1932年淞沪抗战时还曾派出考察团前往上海,研究对日作战。
第29军1万5千人编制,养活了3万官兵。1931年1月,这部分残军被负责北方编遣任务的少帅张学良收编,先称东北边防军第3军,后依全国统一编制称陆军第29军,宋哲元任军长,虽然全军仅给了两个师1万5千人的编制,但一番裁汰之后总共有3万余人不愿离开部队。
冯玉祥作为一个大军阀,手下掌握着西北大军,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合,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人与蒋介石展开中原大战,战败后部队被蒋介石收编,但冯玉祥本人所作所为让部分士兵钦佩不已,特别是他抗日的决心与蒋介石大不相同,所以部分西北军不愿投靠蒋介石,成为了零散部队,在军阀夹缝之间生存,直至被张学良收编,成立29军。
1931年,在山西正太路一带,驻扎着一支衣衫褴褛,形同乞丐的军阀部队,他们再饥寒交迫加白眼中艰难生存,谁曾想这支部队在后来的长城抗战中硬扛日军,打出了中国人的血性,在“七七事变”中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支在当时装备堪称精良,拥有十万之众的一支精锐地方部队却表现差强人意,这是为何?
几十万西北军,陷入了蒋军与东北军联合构成的巨大包围圈之中——津浦线上,蒋军占领了济南,陇海线上,蒋军主力推进到了郑州城下,蒋军杨虎城占领了洛阳附近的龙门,截断了西北军撤往陕甘根据地的退路,平汉线上,蒋军向北挺进,步步紧逼。
#暑期创作大赛#第29军,这个在抗日战争中名噪一时的番号,曾经历过不少艰难险阻,但却最终在华北战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一支实力派部队。本文将为您讲述第29军的光辉历程,揭示其成长壮大的原因。初建时期,第29军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
今天是不是该说长城抗战了,了解长城抗战吗?不了解,很多人跟你一样,是真不了解这一段。听过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威名吧,虽然在七七事变之后二十九军有些争议,但三三年长城抗战的时候,二十九军大刀队在西风口喜提敌人头六百多个,一战成名。
上篇文章讲到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六旅16团血战郑庄寨,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六旅旅长王天祥,政委刘华清,副旅长周发田,政委和副旅长都是老红军,过往历程相当简单清晰,是一路打上来的,而旅长王天祥,戎马一生,其经历令人眼花缭乱,完全可以拍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连续剧。
转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宋哲元为什么先去天津宋哲元为避日纠缠,于1937年5月11日以扫墓为名回到山东乐陵,临走前任命冯治安代位29军军长,秦德纯负责对日谈判。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他在家乡一带共招了800多青年,号称“子弟兵”,送交佟麟阁的军训团。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范筑先将军,与中国共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动员民众,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打开了鲁西北生动活泼的抗日局面,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