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回顾一下石虎是怎么从他叔叔石勒、兄弟石弘手里夺得后赵的最高权力的:凭借自己叔叔对自家人最后一份信任与依赖成为托孤大臣。然后在石勒临终之前便利用两个儿子手里的禁军权力切断内外联系,相当于控制病中的石勒矫诏行事。
公元前334年。成武帝李雄进入群聊。昭烈帝刘备:这不是我益州的皇帝吗?成武帝李雄:各位皇帝前辈好啊。我家本来是氐族流民,最后经过两代人的奋斗也能过过皇帝瘾了。李艾:邦哥,你的大汉又回来了。汉高祖刘邦:真的假的。这不是成国吗?
羯族本身就是各种杂胡组成的民族,还有各种汉人势力穿插其中,其权力结构纯粹不到哪里去。程遐得势之后,曾经建议石勒把日益尾大不掉的石虎给早点清除掉,理由是这货比较猛,又历来不守规矩,还枝繁叶茂儿子多,您都拿他没啥办法,少主今后肯定是压不住他的。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读《三字经》的时候,头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思来想去,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三任皇帝石虎,这个人不仅可以称之为历史上最残暴、最坏的皇帝,而且这个人我认为他应该是“性本恶”,天生的坏种。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若使民常畏死”,假如老百姓对生活抱有憧憬和希望,害怕死亡,这个时候,如果有铤而走险犯法的人,“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统治者会把这些人抓过来杀掉。
【典源】唐·房玄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释义】原意是抱着孩子,与子孙们一起戏耍,比喻每天享受天伦之乐。五胡十六国时,后赵国君石勒有个侄儿叫石虎,自幼喜爱骑射围猎,游荡无度。
十六国后赵末期,中原出现了一个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冉闵,他曾颁布“杀胡令”,因而被许多“大汉主义”者视为民族英雄。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又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因而被人称为“屠夫”。那么冉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中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