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一行文字,上面写着“一个华丽的珊瑚礁纸艺世界,充满了色彩缤纷的鱼类和海洋生物”。随后,一个长达20秒的视频由此生成,镜头从巨大的纸质珊瑚礁开始,依次转向鱼群、海龟和海马,在结尾处还可以看到纸质海马的尾部在微微晃动。该技术平台被称为“Sora”。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近日,一段外国歌手“说”中文的短视频在网上刷屏。通过AI变声与变脸技术等进行二次创作,视频中的歌手“说”着流利中文,音色和讲母语时的音色极其相似,甚至连口型都能对上。有网友感叹,“太自然了,差点儿以为是真的。
克雷西 发自 清华科技园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每个人都能拥有有检测AI造假的“照妖镜”了!清华系独角兽初创公司,发布了面向个人的产品级检测工具,可以让AI伪造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现出原形。而且无需上传素材,在网页和视频会议中就能主动探测内容和人脸真伪,并实时给出提示。
从2022年底的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再到Open AI的Chat GPT、DALL·E,Sora,谷歌的Gemini,AI已经在写文章、画画、制作图片、视频等领域展现出了自己无与伦比的能力。
但当你再划走几个视频时,或许就会看到警方打假的通报了。今天上午,郑州市公安局航空港分局通报,江西男子陈某为吸粉引流,利用ChatGPT人工智能软件生成并发布“郑州鸡排店惊现血案,男子用砖头砸死女子”等虚假不实信息,公安机关已依法处理。
·肉眼分辨图片真假可以观察图中手指数量是否正常、眼神是否怪异、发丝看起来是否真实等。生成的照片通常存在光影瑕疵,缺乏曝光等照片基本参数。也可以观察牙齿清晰与否,缺乏单个牙齿的轮廓可能是辨别深度伪造的一个线索。·更高效的方法是用AI对抗AI。
下面这幅画名为《错误的镜子》,是由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1898-1967)在1928年所创作,目前收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图1:比利时画家马格里特的作品《错误的镜子》[1]从艺术视角,这幅画引发了人们对视觉感知本质的思考,每位观看者都有各自的解读。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3月31日报道,近来,你可能在网上看到了不同寻常的照片。不过在现实中,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没有被捕,教皇也没有穿着时髦的亮白色羽绒服。最近这些网络疯传的图片是人工智能(AI)通过处理用户文本提示而生成的杰作。
潮新闻 执笔 朱承假新闻,最近你碰到过吗?不久前,两封疑似AI生成的“重磅”信件引发网友大量转载——一封署名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内部信表达对DeepSeek的看法;另一封“来自”DeepSeek CEO 梁文锋对冯骥的公开回应。乍一看信件文采斐然,自带人文情怀,还挺像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