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雪》70年前的2月,毛泽东在红军东征时到达黄河岸边的陕北清涧县,面对白雪覆盖的陕北高原,他激情澎湃、填写了著名的《沁园春·雪》一词。据当地党委和党史研究部门调查考证: 1936年2月5日毛泽东来到袁家沟,7日降下皑皑白雪。这是毛泽东初到陕北看见的第一场大雪。
毛泽东这一生的身份多重,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名杰出的诗词家,金戈铁马中挥点狼毫,打下大好江山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数篇脍炙人口的文化瑰宝。《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佳作之一,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今天我们来解读毛主席最经典的词作《沁园春·雪》,这首词曾被臧克家改到了一个字,毛主席不以为忤,反而十分赞同。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当时,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并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渡过黄河与日寇作战。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部队到达陕西清涧县,其时正值隆冬,漫天雪花,银装素裹,面对着这壮美的景象,怀着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以及革命的崭新局面,毛主席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雪》,但毛主席没有对人提起过,故此时甚少人知晓此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首词才公诸于世,并洛阳纸贵轰动山城, 蒋介石曾对陈布雷说:“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诗词赏析:毛主席雄健大气的词风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中用字遣词明快有力,行文畅达一泻千里。“千里”“万里”写尽北国雪景的广阔雄奇,展现诗人博大的胸襟抱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透视古今,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展示了气势磅礴的风格。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风光”总领上阙,“千里”“万里”两句总写北国雪景,展现了一幅广袤无垠冰天雪地图。“冰封” “雪飘”两个词一静一动,静动相衬,沉静中有灵动。“千里”“万里”展现了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