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地球被誉为“生命的天堂”,但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过去的日子里,地球上至少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最令我们熟知的,无疑是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因为此次事件终结了地球上长达1亿多年的恐龙时代。
据国外媒体《生活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在西非海岸附近发现一个神秘陨坑,他们认为,该陨坑形成时间与6600万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时间相吻合,很可能是这颗小行星的“小兄弟”,它发生的碰撞带来一场海洋灾难。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团队确认,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导致恐龙灭绝的巨大小行星还有“帮凶”:在同一时期,另一颗较小的太空岩石撞击了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
在地球生命史的长河中,生物大灭绝事件如同惊涛骇浪,一次次重塑地球的生物格局。曾经的地球霸主——庞大的恐龙家族在白垩纪末期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演化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因此,关于恐龙灭绝事件的研究,成了科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最近,科学家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有了新的认识。
科技日报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约32.6亿年前,一颗4座珠穆朗玛峰大小的陨石撞击了地球。此次撞击事件给地球带来了巨大影响,但也为地球早期生命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助力。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早在地球生命出现之前,就不断有陨石撞击地球。
据路透社3月9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称,2015年首次被发现、埋在格陵兰岛西北部厚厚冰层下的一个巨大陨石坑的形成年代比之前预测的要古老得多——它是一颗陨石撞击后留下的,形成于5800万年前,而不是此前提出的1.3万年前。
根据报道,近日,俄罗斯联邦发表了一项紧急预测,表示有一颗小行星正在朝着地球飞来,大约会在2029年的4月13日这一天,和地球“擦身而过”,而在近地点的时候,这颗小行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仅有38400公里。
在人类文明出现以前,恐龙是地球的霸主,然而如今地球上已经再也没有恐龙的踪迹了。因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如今的墨西哥湾附近,威力之大直接导致了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发生,当时包括恐龙在内的绝大部分地球物种,都在这次灾难中永远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