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琪 路董萌“俄罗斯人在黑河逛早市”“摊主的中文一股俄语味儿”“俄罗斯小朋友组团到黑河”……近日,类似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自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后,两国人民开启“串门儿”模式,早上逛黑河早市,下午逛布市大集,晚上坐船5分钟回家。
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9月28日电(记者 姚宇馨)新疆哈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福建漳州的柚子、山东寿光的彩椒、来自深圳和义乌的小商品……经由新疆塔城巴克图口岸出境,发往俄罗斯、中亚、最远到达欧洲的英国和丹麦。
友友们,动动手指点个小红心,加个关注不迷路,我会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感谢友友们的支持!俄罗斯人能这么方便地来黑河早市吃早餐,这真的体现了免签带来的巨大便利。5 分钟的路程,他们随时就能过来享受各种美食,包子、油条、手抓饼还有蜜雪冰城,想想都觉得很有趣。
2014年我省出口俄罗斯水果蔬菜共32.8万吨记者昨天从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2014年我省出口俄罗斯水果蔬菜共32.8万吨,其中,蔬菜出口共计12287批次,23.02万吨,马铃薯、番茄成了俄罗斯企业最爱进口蔬菜品种;水果出口共计7174批次,9.
在俄罗斯家庭长大的阿丽娜,从小就受到俄式教育,节俭惜福是家中人生活的重要信条,父母经常教导她,浪费粮食是一种罪过,所以当阿丽娜来到中国大学读书,第一次进入学校食堂时,她目睹的场景让她大吃一惊,禁不住睁大了双眼,腿都有些发软。
我是加利亚,来自俄罗斯,今年31岁,现在是一名中国媳妇,还是四个孩子的妈妈。1991年,我出生在俄罗斯喀山,爸爸是留学美国的博士,从美国回来后和妈妈结婚,生了三个孩子,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但爸爸的工作常年在外,一年最多见两三次面,每次见面,都感觉很奢侈,刚刚和爸爸熟悉,此时的妈妈又在收拾行李,边收拾边流眼泪,这种异国分居的日子,让我们母女四人相依为命,即使物质上过的不错,可家里没有一个顶梁柱在,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不少困难。
每年一入夏,就有大批俄罗斯人来中国旅游,尤其三亚这样的热门景点,更是人山人海,随处可见外国友人的身影。上周就有4个俄罗斯女子结伴来到三亚,他们游玩海岛、打卡景点,在一家饭店点了12道菜、2瓶白酒,吃完直呼“不想回家”!
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对移民中国一直保持很高热情。不过,不同时期,目的并不相同。19 世纪时,俄罗斯人到中国,主要是为了执行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这是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制定的旨在侵略中国的计划,他从新疆中俄边境的乔戈里峰直到海参崴划一条直线,意图将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划归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