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2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彭艳艳)7月27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十二期在宝安图书馆开讲,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带来《最早“中国” 王朝肇始——解密二里头遗址》主题讲座,从二里头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中揭开“最早中国”的面纱,为现场2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这里有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最早的宫室建筑群和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国家级祭祀场、以青铜冶铸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为代表的最早的官营作坊区……63年来,四代考古人筚路蓝缕、孜孜不倦,用一项项考古成果向世人展示着二里头遗址的价值和意义。
9月23日至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8位考古队队长和专家做客山西,从太原文庙论坛到襄汾陶寺论坛,围绕文旅融合、山西印象、遗址研学等各抒己见,为山西文旅发展支招—— 9月23日,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良渚遗址、石峁遗址、城子崖遗址、齐家坪遗址、屈家岭遗址、城头山遗址、龙虬庄遗址、
20日晚,央视新闻频道《焦点访谈》播出“文化大工程”系列节目第三期——《探源寻根脉》。节目中,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的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华文明从古国时代进入王朝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得到重点介绍,揭示了它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河南手机报记者 魏雅琛“这片绿地的下面就是二里头遗址,为了保护地下文物,发掘结束后,考古人员做了回填。”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二楼,解说员指着栏杆外一片广大的绿地这样说。8月12日,采访团来到洛阳市二里头遗址,寻访古书中的夏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时期考古研究最核心的遗址之一。“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日前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二里头遗址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二里头遗址第一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2004年度,入选的项目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
今天(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家文物局在武汉召开现场工作会议,给第四批19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下来,先从一个考古新发现开始,带您走进新晋评定的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寻找“夏代”遗迹,探访“最早的中国”。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发了一张含苞待放的洛阳牡丹图片到朋友圈,内心充满期待。几个小时后,他所负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项目获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9月21日至24日,“青睐”与河南文艺出版社合作,组织了一次河南寻古访幽活动,四天走访四个城市十个点位。今年是二里头遗址科学考古65周年,这一期河南行,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原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队长许宏,带队参观二里头考古公园。
中国考古,在许多外国人甚至中国人看来,一度非常神秘。近日记者在与中国考古学家的交流中了解到,从考古技术发展、到公众考古创新,再到中外考古交流,中国正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推动力。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9月16号,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二里头夏都遗址考古,最新的发现成果:手工作坊,漆器等。尤其令人瞩目的,是网状格式的宫城布局,它让一句成语——井井有条,寻找到了文明历史的源头。对此,大批量的陕IP,踊跃建言,场面热闹,真让人怀疑,这二里头不是洛阳的,该是西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