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诸葛亮从来就没把姜维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因为他知道军政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姜维只是自己军事方面的接班人,政事方面还是蒋琬更适合。在《三国演义》中,自天水之战遇到姜维以后,诸葛亮就对他很欣赏,设计将其收服,并收为弟子。
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到,刘备集团若想问鼎天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地跨荆、益二州;随着刘备率领的蜀军在夷陵之战中败北,蜀汉集团基本失去了夺回荆州的机会,地跨荆、益二州也就无从谈起,在这样的背景下,蜀汉集团想夺取天下,就要更加依赖“天下之变”。
#精品长文创作季#图文|御前小史官编辑|御前小史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三国正史深入研读之后,对诸葛亮智谋的贬低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隆中战略和5次北伐,常遭后人口诛笔伐。客观的说,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多智,但也没有网友们说得那么不堪。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诸葛亮用心良苦,早年看重的接班人却早逝,这个计划瞬间崩塌,姜维的出现,是偶然还是注定?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中,人们对姜维肯定是不陌生的,在蜀汉后期,姜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蜀汉后期,姜维是蜀汉的中坚力量,诸葛亮死后,姜维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更是位极人臣,成为了蜀汉的大将军,统领蜀汉兵权。
在三国中之中有“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之说,而刘备获得了这两位却没有获得天下。有人说是因为刘备“卧龙”、“凤雏”都得到了所以才不能一统天下,若刘备只得了“卧龙”、“凤雏”中的其中一个就可以一统天下,那么事实是如此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诸葛亮临死前,苦口婆心地提醒姜维三次,守住蜀国的命脉,堵住三个漏洞,否则亡国只是时间问题。历史往往不按剧本走,最终蜀汉的结局,正应了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为什么诸葛亮的叮嘱没能改变蜀汉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