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海南海口市吾记顺味顺德菜(上邦百汇城店)吃河豚后,发生中毒症状,质疑餐厅在处理河豚的过程中存在不当操作。9日,记者分别联系到了上述视频的发布者卞女士以及上述餐厅的主管林女士,核实到确有其事,但消费者与餐厅的说法有出入。
今年3月份以来浙江省绍兴市已接连报告2起因食用河豚而引起的食源性聚集疫情有3人中毒到医院就诊其中重症2例目前症状较重的患者经ICU全力救治病情稳定并逐渐好转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名重症患者均摄入河豚内脏在患者的血液和尿液生物样本中检测出河豚毒素0.
来源:【紫金山新闻】“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有毒众所周知,但架不住它的美味诱惑,总会吸引一些人尝试。近日,南京市中医院急救医学科奋力抢救了三名因进食河豚不慎中毒的女子,目前,三位患者已脱离危险,逃过一劫。
夏时节,不少人喜欢购买味道鲜美的河豚鱼食用。珠海市市场监管局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农产品经营者以及餐饮单位:不要自行捕捞、制售、食用来源不明的河豚鱼。今天小编带你来看看,以下这些关于河豚鱼的知识点,你一定要知道!1.什么是河豚鱼?
大小新闻客户端10月3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近日,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河豚鱼虽肉鲜味美,可别乱吃,当心中毒。一旦中毒无解药,可致命。河豚又名河鲀,身体浑圆,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被捕获后能吸入空气,胸腹部膨胀如球。
眼下正是河豚上市的时节,但是食品安全得当心!最近,南京三位市民吃完河豚后,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好在抢救及时,目前已脱离危险。4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南京市中医院急救医学科。三位食物中毒的患者,情况已经好转,意识清醒。据其中一位患者回忆,三人中午一起聚餐,下午陆续出现症状。
在自然界中动植物为了生存下去,都会想尽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比如一些昆虫的保护色就是最简单点保护自己的方式,而保护自己最高效的方法莫过于“用毒”,说起用毒就离开蜘蛛、蜈蚣、蛇、马蜂等毒物,实际上水里的鱼,山上的植被也有很多“用毒”的高手,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下农村常见但有毒的7个物种,希望大家遇到要小心。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河豚又名河鲀,其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有明显的门牙,被捕获后能吸入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