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单机游戏中,《三国群英传》系列在很多老玩家心中已经成为经典。自 1998 年《三国群英传》初代诞生,到 2007 年《三国群英传 7》震撼登场,这个系列见证了无数玩家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一代人对三国题材游戏的热爱与回忆。
《三国群英传7》这款游戏在小编心中的地位说实话是没有2代和3代高的,可能是由于它发售的比较晚,2007年那会儿我已经开始玩地下城之类的网游了,对单机游戏投入的时间就相对少了些,那段时间除了仙剑4有些研究外,群英5代之后还真没怎么好好玩过,直到近些年才又重新拾了起来。
《三国群英传7》总得来说算一款经典游戏,喜欢的玩家也不少,但这款游戏常常被玩家调侃,称其为《三国群妖传》,主要是游戏中有各路神仙妖怪,武将打败他们能获得各种道具,还有机会增加自身属性,当拿到终极武器,自身属性又成长得非常高后,那武将本身就可以和神仙妖怪相媲美了,甚至比他们更强更像
在《三国群英传6》中,增加了一个新的设定,那就是将领的特性,但由于《三国群英传6》比较冷门,所以特性在这一部作品中并不被玩家所熟悉,而到了《三国群英传7》中,特性才被玩家熟知,主要原因还是玩群英7的玩家比较多。
1.祝融夫人 南蠻14階專屬官職。武將技基本上都和火有關。2.孟獲 南蠻14階專屬官職+百獸號令特性。山地森林之王,百獸號令特性:主將時千人戰時,召喚大批飛鷹、惡狼、猛虎、花豹、大熊助戰,觸發滿級相當於200+兵。3.劉備 漢族15階專屬官職。
对于《三国群英传7》,很多玩家觉得游戏并不优秀,太多的内容让游戏显得花里胡哨,神仙灵兽等的加入让三国武将开始修仙,特殊武器的入场让游戏已经失去了古代冷兵器战斗的乐趣,更不要说后期兵种的进化,小兵比武将还强就很夸张了。
三国群英传7虽然受到了很多玩家的吐槽,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喜欢这个游戏的玩家。我自己感觉有点虎头蛇尾,刚开始的惊艳到了后期就非常平凡甚至说煎熬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这个游戏太容易变成割草游戏了,中后期没有一点乐趣,游戏中影响游戏平衡的设定不少,下面来具体说说。
《三国群英传7》因为有各路神仙妖怪,被玩家称为“三国群妖传”“三国修仙传”等,游戏中后期最大的乐趣也是打这些神仙妖怪,不仅仅能得到装备道具,还能提升属性,喜欢刷属性的玩家更是利用群英7的秘籍不停的刷,直到满意位置。
《三国群英传7》中有很多内容已经超出了三国题材,在修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之前曾说过,从群英4开始,游戏慢慢在向修仙这方面靠拢,到了群英7,把修仙彻底发扬光大,还别说,这些内容对于很多玩家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三国群英传7》的后期是群魔乱舞,拿神器骑神兽,殴打妖怪,单挑神仙,没有三国武将不能干的事情,如果有世界地图,那统一全球都是可以的,如果有天界,那么猴子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后又轮到了三国武将继续大闹天宫。
无论《三国群英传7》有多少负面的评价,都不影响它成为经典游戏,因为喜欢的玩家还是比较多的。游戏中的剧本还是比较多的,正常剧本到三国鼎立那里就结束了,最下面的4个剧本需要通关一次游戏才开启,这也是群英系列的惯用手段,但因为秘籍的存在,想通关游戏也只需要一两分钟,所以开启全剧本并没难度,只怕当时不知道秘籍的存在,那只能老实的正常通关,这就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了。
大家当年玩三国群英传7的时候,普遍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游戏前期耐玩,后期乏味,很多玩家说后期乏味是因为武器的关系,其实这种说法也没有错,但后期乏味这点不仅仅是三国群英传7,可以说三国群英系列后期都比较乏味,武将、武器、坐骑、城池,这些玩家差不多都有了的时候,游戏就变成了平推模式,没有什么策略可言,自然就感觉乏味了。
武將篇14人1.吕布 初始武力100,智力45;兵種木鎚兵;擅長持槍+3特性,驍勇:個人大幅增加必殺技發動機率。鬥志:個人增加單挑時的必殺技發動機率。飛馬:個人大幅增加戰場移動速度。忠誠度低容易被離間 。2.關羽 初始武力98,智力82;兵種斧騎兵;桃園結義後武力+1智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