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足够幸运,在年轻的时候来过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海明威《流动的盛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不仅在于那直冲云霄的埃菲尔铁塔,更在于那座藏宝丰富的卢浮宫。
大约是两年前的某一天在某一个机场的某一个书店,发现了一本叫做《多余的素材》的一本书,随手翻看了一下,确定是自己爱看的文字,随后便买了下来。后来经过阅读,很是喜欢,同时也看到了书中作者年轻时的样子,黑白照片的青春容颜。 从此,我知道了一个叫做陈丹青的人。
“陈丹青:我向往美国的民主自由,但是我想在中国挣钱。”近日,67岁的陈丹青再次被社会舆论关注,起因便是这篇被多家媒体转载的文章。这句话激怒了广大网友,致使纷纷谴责陈丹青吃里爬外,愧对文化人。当然,愤怒可以理解。
聊陈丹青就比较有意思,很多人形容他是体制之外的一个文化怪人,但又与王朔完全不一样。陈丹青不是文坛钉子户那一类的人物,他懂得如何分析当下的社会,懂得如今文坛里需要什么,缺什么,自己看清楚了什么!这也是大家喜欢陈丹青的一个重要原因,喜欢聊陈丹青,相比王朔大家更喜欢陈丹青的性格。
知晓陈丹青先生是著名画家、作家及学者等,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社会上对他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譬如“公知”之类,终于沦为被人挞伐批判的对象,也许本人的确有诸多不检点之处,终于从被捧到天上到被摔到低下并按在地上摩擦,是自己把自己玩进去的。
2021年6月4日晚,陈丹青画作《西藏组画·牧羊人》,在北京保利春拍,画作从8000万开始起拍,到9200万,再到价值1亿,经历10分钟,仅剩两位买主展开正面交锋,在最后几秒时间,其中一位买主以1.4亿元落槌,加上佣金1.61亿元成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高价。
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陈丹青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 文 革 ”流放农村。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